N海都全媒体记者郭思琪见习记者张声琳
近日,福州市民向海都记者反映,仓山区政府原本计划将杨周路北侧的一个地块设置成便民疏导点,以改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等问题,门口也设置了“政府储备地块”字样的牌子。这本是一件好事,可前阵子,市民潘先生发现,这处空地在未张贴工程告示牌的情况下就有施工队进场施工。现场多名工人自称来自福州一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是福州仓山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区城投”)叫来的,但不愿出示有关凭证。区城投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设计图纸尚未完成,并未安排施工。
市民疑惑:空地施工无告示牌,工人是哪来的?
家住福州仓山区杨周路附近的潘先生,一直关注着家对面闲置空地的新动向。该地块位于杨周路北侧,长期以来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交通秩序。得知区政府计划将其改造为便民疏导点,潘先生曾为此感到欣慰。
怎料,半个多月前,潘先生看到这块空地已有人进场施工,便下楼查看,发现工人正在打桩,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相关的工程告示牌。潘先生四处询问,拿到了一份相关文件。其中提到:建新镇辖区内位于杨周路北侧、花溪南路西侧、飞凤水岸东北侧的边角地块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影响市容市貌,还造成交通拥堵,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建新镇建议对该建筑实施提升改造,将其打造为标准化便民疏导点试点......由区城投集团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负责该处的提升改造及后续便民疏导点的运营工作,确保做到合法依规建设及运营。

潘先生发现,该空地有工人在打桩施工
潘先生疑惑,这些工人是哪来的?
记者来到潘先生所说的工地,四周的围挡上写有“政府储备地”字样,但因没有公告,无法确认施工方。“我们就是区城投找来的。”现场工人高先生说,因为只是做便民疏导点,所以不需要施工许可和工程告示牌。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对方才透露自己来自福州一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并拿出了手机里的文件作为施工依据,内容与潘先生提供的一致,但无法出示其他凭证表明自己的身份。

四周的围挡上写有“政府储备地”字样
公开信息显示,高先生所说的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30日,办公地点位于建新镇,经营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停车场服务、建设工程施工等,并未公开联系方式,而高先生声称“相关问题去问建新镇政府”后就再未接听记者电话。
部门回应:项目地块未安排施工,施工行为已被制止
随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了仓山区城投。“项目地块原属建新镇管辖,尚未完成移交。”区城投相关负责人也很是不解,目前项目仍处于图纸设计阶段,并未安排任何施工工作。而这家商业管理公司与仓山城投并无合作关系。接到反馈后,集团工作人员曾前往现场核实,但施工人员随即溜走,无法确认施工方的具体身份,也不清楚他们是如何进入场地的。“等移交完毕、设计图纸定稿后,我们会正式入场接管,并按照施工安全规范建设管理。”这名负责人说。
仓山区建设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只有安置房、厂房及4米以下的道路建设才需在区级行政窗口办理施工许可证,但无论如何,只要开工,就都需要张贴施工告示牌。
此前,记者多次联系建新镇政府,了解到相关经办人员近期正下沉一线开展各项工作,尚不了解该地块施工的具体情况、问题性质及处理责任方,需进一步落实相关情况。18日,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他们已介入制止了违法行为,正在多方商议制定后续施工方案。记者再次来到施工现场,发现工地内的施工器械已全部撤走,仅余一名工人留守。“我是从其他工地被临时叫来,并不清楚这里具体建什么,我也在等开工通知。”
审核:林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