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国网陕西电力宝鸡供电公司电力人员在110千伏太白变电站开展融冰刀闸安装作业(资料照片)。
“线路无覆冰情况,塔基正常、无滑坡现象。”11月17日清晨,一场小雪过后,国网陕西电力宝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红星运维班的作业人员踏雪进山,对110千伏马白Ⅰ、Ⅱ线进行巡视。
11月中旬,寒潮来袭,秦岭山区气温持续走低,居民取暖用电负荷攀升,电力可靠供应尤为重要。
为了提升线路运维能力,10月29日,宝鸡供电公司就在110千伏太白变电站完成了110千伏马白Ⅰ、Ⅱ线融冰刀闸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宝鸡首次上线具备直流融冰条件的架空输电线路,为迎峰度冬再添“防冻铠甲”。
110千伏马白Ⅰ、Ⅱ线架设于秦岭深处,全长近80公里,50%以上位于重冰区,平均海拔1700米。作为连接330千伏马营变电站与110千伏太白变电站的输电通道,这两条线路肩负着太白县及周边乡镇近10万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保障任务。
近年来,受覆冰带北移影响,秦岭山区的气候愈发复杂多变。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雨雪、低温冰冻等极端天气频繁来袭,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0摄氏度。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输电线路表面极易凝结冰层,厚度可达数厘米。
线路覆冰危害很大。宝鸡供电公司运检部专责严昱解释:“线路上的覆冰不仅会增加导线重量,还可能引发导线舞动、闪络等故障,严重时会导致导线断裂,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以前,我们主要通过无人机带着绝缘棒撞击导线,达到清除覆冰的效果。要是下雪封山,车辆进不去,我们就得徒步到达覆冰严重的区域,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宝鸡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红星运维班班长蔡瑞杰说。
传统除冰方式效果不佳且风险高。为从根本上提升电网抗冰灾能力,宝鸡供电公司经过多次实地勘查、技术论证和方案比较,最终确定为110千伏马白Ⅰ、Ⅱ线加装直流融冰系统。
严昱介绍,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是这一系统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将常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利用直流电的低损耗特性,使导线自身产生热量,从而融化表面覆冰。
“具体来看,当线路覆冰率超过20%的预警值时,作业人员可在330千伏马营变电站内启动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严昱说,35千伏交流电通过装置将电流进行降压处理,再通过整流模块转化为直流电,随后通过单相导线将直流电输送至110千伏太白变电站,经相间短路刀闸形成回路后回流至330千伏马营变电站。
“经过这样一番操作,便形成一个闭合的融冰电路。在电流的作用下,导线温度会逐渐升高,覆冰将快速融化。”严昱说。
与传统的融冰站相比,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辐射线路能超过100公里,除冰效率更高、使用范围更广、适用线路更多、调配接入更灵活,能安全可靠快速完成融冰作业。
“这两天降温,电力人员上门检查了我家的用电设备,现在又有了这套新装置,冬天用电取暖更踏实了。”太白县桃川镇村民陈红侠说。
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的顺利投运,离不开前期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早在今年1月,宝鸡供电公司就组织开展了移动式直流融冰装置应急演练。该公司提前编制全流程标准化作业卡,内容涵盖接令复令、停送电操作、定值核对、融冰车电源接入、热车等55项,模拟了马白Ⅰ线因强寒潮天气出现覆冰超标的场景,让运维人员提前掌握融冰装置操作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该装置启动后,可在两小时内完成整条线路的融冰作业,且除冰过程中线路无需长时间停电,大大降低了对用户供电的影响,保障恶劣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目前,西安、宝鸡、渭南、超高压4家国网供电公司的直流融冰装置已投入运行。”严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