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次,俞敏洪问董明珠:“为什么你丈夫去世将近30年你都没有再婚?”董明珠也不藏着

一次,俞敏洪问董明珠:“为什么你丈夫去世将近30年你都没有再婚?”董明珠也不藏着掖着,回应:“主要三个原因。”   2024年格力车间,董明珠蹲在生产线旁,手指划过空调零件:“没再婚,因我最难时就靠三样撑着。”   记者追问哪三样,她抬头望向车间外:“儿子、格力,还有不想再经历的失去。”   阳光洒在她鬓角的白发上,那些创业时的艰难,仿佛就在昨天。   1990 年珠海,董明珠带着儿子租了间 10 平米的出租屋。   墙皮脱落,下雨时漏水,她用塑料布接着,夜里儿子常被冻醒。   白天她去海利空调厂跑销售,背着 20 斤重的产品样本,挤公交跑遍珠海。   有次为见客户,她在工厂门口等了 4 小时,饿到头晕也没舍得买面包。   第一个月没开单,工资不够交房租,她就去菜市场捡菜叶。   儿子问 “妈妈为什么不吃肉”,她笑着说 “妈妈不爱吃”,转身偷偷抹泪。   同事劝她 “女人别这么拼”,她却咬着牙:“我要让儿子过上好日子。”   就是这份执念,让她在 1992 年盯上了那笔 42 万的欠款。   欠款方老板躲着不见,她就堵在对方家门口。   寒冬腊月,她裹着旧棉袄,从早上 6 点等到晚上 10 点。   对方让保安赶她,她不走,说 “钱要不回,我就一直等”。   连续蹲守 13 天,对方终于松口:“从没见过你这么犟的女人。”   这笔钱到账时,她拿着汇款单,在银行门口哭了很久。   1994 年格力危机,销售骨干集体跳槽,留下一堆烂摊子。   仓库里积压着 1.9 万套空调,经销商催着退货,厂里人心惶惶。   董明珠临危受命当销售部长,第一天就把办公室搬到仓库。   她对着库存清单,熬夜制定方案,决定 “不降价,分区域推货”。   有人说 “这是自寻死路”,她却反驳:“砸了品牌,才是真的死路。”   为说服经销商,她带着方案跑遍全国,一年跑坏 3 双皮鞋。   有次在河南,她高烧 39 度,仍坚持见完 3 个客户。   客户见她脸色苍白,要送她去医院,她却说 “先签合同”。   签完字她晕了过去,醒来时躺在医院,手里还攥着合同。   就是这样拼,她用一年时间,把 4 亿销售额做到 28 亿。   那段时间,她几乎住在厂里,儿子交给邻居帮忙照顾。   有次儿子发烧到 40 度,邻居打电话让她回家,她正在外地谈业务。   等她连夜赶回来,儿子已经退烧,抱着她哭 “妈妈别再走了”。   她抱着儿子,心里像被刀割:“妈妈要让你以后不用再受苦。”   也是从那时起,她下定决心,绝不让儿子再受家庭变动的委屈。   1996 年华东梅雨季,空调滞销,经销商纷纷要求降价。   董明珠在办公室贴出 “不降价” 的告示,每天带着 23 人盯市场。   她给每人定任务,晚上查报表,没完成的就一起分析原因。   有个员工熬不住想辞职,她拿出自己的积蓄:“这钱你先拿,挺过去就好了。”   3 个月后,市场回暖,格力不仅没亏,还多赚了 5000 万。   而她,却因过度劳累,在办公室晕倒,被送进医院。   住院时,朋友来看她,劝她 “找个人帮衬”。   她看着窗外,想起 1984 年丈夫去世时的场景。   医院里,她守了三个月,看着丈夫从能走路到卧床不起。   “那种眼睁睁看着亲人离开的痛,我不想再经历一次。”   从那时起,她就告诉自己:“与其再面对失去,不如守着现有的安稳。”   2012 年她当格力董事长,第一件事就是改造生产线。   投入重金研发核心技术,有人反对 “风险太大”,她却坚持:“没有核心技术,格力走不远。”   研发遇到瓶颈,她住在实验室,和工程师一起熬夜攻关。   当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空调下线时,她摸着机身,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如今格力成了家电龙头,她却依旧保持着每天七点到公司的习惯。   2025 年,71 岁的董明珠仍在一线,早晨看销售数据,下午去车间。   偶尔有空,她会陪儿子和孙子吃饭,听孙子讲学校的事。   有人问她 “后悔吗”,她摇摇头:“我的选择,让我有了儿子和格力,够了。”   阳光透过格力大楼的玻璃,照在她身上,这个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女人,活成了自己的光。     主要信源:(中华网新闻——董明珠回应丈夫早亡没再婚 不遗憾的选择)

评论列表

红红火火
红红火火 2
2025-11-20 10:47
能为人上人必定付出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