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场,

明天就是国庆节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七十多年前的朝鲜战场,看看一群志愿军战士是如何用热血和生命,为祖国的生日献上一份“特殊厚礼”。 1951年9月29日,朝鲜战场,“联合国军”发动秋季攻势后,美军在20余个重炮群、60余辆装甲车支援下,向铁原以西志愿军第141师防守的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一线阵地猛攻。其中,天德山阵地尤为关键,守卫任务交给了志愿军第47军141师422团2营5连,连长是立过多次战功的杨宝山,指导员是模范党员阎成恩。 美军于29日开始推进,30日晚抵达天德山,准备10月1日发起进攻。指导员阎成恩早就在工事门口贴上一副对联:“争取创造英雄连,不当英雄不下山”。连长杨宝山说:“今年的国庆节可真有意思,敌人既然要来,那我们就给国庆节备上一份厚礼,多杀几个鬼子,也好让祖国人民过好这个节日。” 10月1日早晨8点,敌军集中6个重炮群对阵地发起进攻,最前沿的3排成为重点目标。炮击过后,美骑1师5团以两个营的兵力,在12架飞机、25辆坦克和重炮群掩护下开始进攻。8班率先与敌人接触,待敌人进入30米后,集中火力猛烈打击,美军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又立刻组织第二次、第三次进攻。 在连续打退敌人三次进攻后,8班伤亡很大,阵地上只有尚玉芝和王兴福两人没受伤,其他人全都挂彩。但敌人冲锋还在继续,危急关头,战士尹忠杰用胳膊当炮架,抱着炮管连续射击,即便被烫伤,也一口气打出30多发炮弹;炮手谢徒恩见敌人冲上来,把炮弹装上引信当手榴弹扔出。其他班组阵地也是如此,第一天战斗持续到黄昏,5连与美骑1师5团激战8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锋,杀敌300余人。 第二天,美军进攻更猛烈,先以100多门大口径火炮和数百架次飞机对天德山阵地进行火力覆盖,投掷大量炸弹和凝固汽油弹,轰炸持续一小时。美骑1师又组织一个团兵力,在40辆装甲车引导下猛攻。就在敌人准备用人海战术时,又被我方炮火覆盖,虽伤亡敌人死伤惨重,却仍未拿下阵地。 第三天早上5点,敌人又开始轰炸,火力覆盖后组织一个团兵力在坦克掩护下进攻,可无论美军怎么努力,就是打不下来。气急败坏的美军使用了除原子弹外所有先进武器,最后甚至对5连阵地发射20余发毒气弹。没有防毒面具的志愿军战士,只能用尿弄湿毛巾堵住口鼻继续作战。期间,8班长尚玉芝带着包括伤员在内的6人绕后偷袭美军阵地,打蒙美军后安全撤回。 第四天,进攻的美军还在集结时,连长杨宝山发出反击令,所有战士直冲阵地,一举歼敌80余人后安全撤回。美军恼羞成怒,再次炮弹洗地,然后以10倍于5连的兵力继续进攻,战斗异常惨烈,阵地上血肉横飞。打到最后,5连没了弹药,就用刺刀、石头、工兵铲展开白刃战。连长杨宝山端着刺刀连续挑杀7名敌军后,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被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连长牺牲后,指导员阎成恩指挥战斗,阵地上全员与敌人肉搏。战士吴作忠眼睛被炸穿、耳朵被打掉,牺牲时双手还紧紧卡住敌人脖子,嘴里咬着敌人耳朵;战士张祚美连续打死27名敌人后身受重伤,敌人冲到他面前时,仍用全身力气死死掐住敌人,牺牲时手里还攥着敌人的头发。 阵地上战至最后,5连仅剩下8名伤员,终于支援部队赶到,打退敌人进攻。此时的5连几乎打光,只剩下指导员阎成恩、两名伤员和一名通信员还站在阵地上。 战后,5连被授予“天德山英雄连”荣誉称号,记集体特等功。他们以一个连的兵力,对抗比一个团还多的敌人,在绝对劣势下坚持四天三夜,歼敌800多人,打出了志愿军的威名。 今天,不仅是他们当年与美军作战的日子,也是烈士纪念日。我们要感谢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请记得他们的功绩,你若记得,他们就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