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2025 年

琉球之后,轮到苏禄国复国了,否则,何以告慰为反殖民牺牲的先辈。   2025 年 10 月 11 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孙磊的发言在国际上掀起波澜,点名批评多国将人权政治化,敦促日本正视冲绳原住民歧视问题,这也让不少人想起另一个被殖民史抹去的名字——苏禄国。   当我们为琉球的历史正义发声时,更该看看苏禄的遭遇:这个曾与中国有六百年深度联结的王国,其灭国背后藏着殖民强权的文本欺诈。   而且后裔维权路上还横着内部分歧与地缘博弈,这样的历史遗留若无人问津,那些战死的反殖民勇士真能安息吗?   山东德州苏禄东王墓的碑刻上,“温安二姓世袭奉祀”八个字刻了两百多年,这背后是比普通外交更厚重的历史。   1417年苏禄东王巴都葛叭哈剌访明病逝后,王妃葛木宁带着儿子留守,清廷不仅赐地守墓,还特批“免赋税、准通婚”。   更关键的是,2024年厦门南洋研究院公开的清代《藩属朝贡册》显示,苏禄国王每次入华,携带的“国书”都用中文书写,落款是“苏禄国主臣巴都葛叭哈剌”,这种君臣表述远超一般邦交,是实打实的宗藩体系认同。   如今德州温氏家族保留的《苏禄王裔族谱》里,还记着乾隆二十四年清廷赏赐的“鎏金香炉”,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这都是苏禄历史合法性的铁证。   苏禄的灭国史,比很多殖民地更屈辱,它不是战败投降,而是被殖民文本和强权胁迫双重绞杀。   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登陆苏禄时,这个王国掌控着东南亚重要的香料航线,舰队规模堪比当时的葡萄牙远东舰队。   可西班牙用三十年时间逐步蚕食,还烧毁了苏禄王宫的典籍档案,试图抹除其历史记忆。   1878年英国北婆罗洲公司找上门时,苏禄苏丹已退守霍洛岛,被迫签订协议时特意用爪夷文写明“租期999年”,没想到英文版直接改成“永久割让”。   更讽刺的是,马来西亚1963年独立后,每年都向苏禄后裔支付5300令吉“租金”,这笔钱付到2013年才停,等于默认了租约的真实性。   2023年巴黎国际仲裁庭的149.2亿美元赔偿裁决,本是苏禄维权的转折点,却成了地缘博弈的牺牲品。   裁决出台后,马来西亚立刻联合文莱、印度尼西亚发表“反分裂声明”,称裁决“干涉东盟主权”。   更意外的是,西班牙政府突然公开1878年的协议原件,却故意隐去爪夷文版本,只展示篡改后的英文稿。   2024年卢森堡法院撤销苏禄后裔的资产扣押申请时,法官的判词里写着“需考虑东盟区域稳定”,明眼人都能看出,历史正义在现实利益面前败下阵来。   这种“正义让位于利益”的困境,苏禄不是个例,非洲西撒哈拉1975年被西班牙“打包”分给摩洛哥后。   至今有53个国家承认其“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可法国为了维持在摩洛哥的军火贸易,一直阻挠联合国维和部队扩容。   西撒人阵只能靠开采磷酸盐矿维持生存,和苏禄后裔靠渔业维生的处境如出一辙。   更像的是,两者都有“被篡改的殖民文件”,西撒哈拉的《马德里协议》未经过全民公投,苏禄的租约被改字,殖民强权的操作手法如出一辙。   苏禄后裔的维权之路,还栽在了内部分歧上,2013年沙巴冲突造成68人伤亡,主导者是激进派领袖贾马鲁尔,他带着两百多名武装人员登陆沙巴,声称“要拿回祖地”,结果被马来西亚军警围剿。   这场冲突让苏禄问题彻底贴上“恐怖主义”标签,连菲律宾政府都公开谴责。   而以梅里安姆王妃为首的温和派,早就成立了“苏禄文化复兴基金会”,和中国山东大学合作整理历史文献,还在菲律宾苏禄省建了“苏禄王室博物馆”,通过文化输出争取同情。   可激进派的冲动,让温和派十年的努力差点归零,现在菲律宾国内有11位自称“苏禄苏丹”的人,连维权代表都选不出来。   值得欣慰的是,文化认同正在成为苏禄维权的新突破口,2024年中国国家文物局修缮东王墓时,特意邀请菲律宾苏禄省文化厅参与,双方共同复原了明代的祭祀仪式。   同年,菲律宾摩洛解放阵线和政府谈判时,首次提出“苏禄文化自治区”提案,要求将霍洛岛设为文化特区,保留传统伊斯兰法和苏禄语言教育。   这个提案得到了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私下支持,毕竟东盟国家都清楚,殖民遗留问题拖得越久,越容易引发极端主义。   2025年孙磊在联大提出“原住民权益不可忽视”,其实戳中了殖民遗留问题的核心,无论是冲绳还是苏禄,原住民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都不该被强权随意篡改。   苏禄苏丹后裔温海明2024年在《外交评论》上写过一句话:“我们要的不是复国,是让爷爷们知道,他们守的不是一个被遗忘的王国,是值得被尊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