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之争:卧龙与凤雏的战略分歧 刘备占据荆州几郡后,蜀汉内部在战略方向上出现了第一次真正的分歧——诸葛亮和庞统,一个要“死守荆州”,一个劝“干脆放弃”。 诸葛亮的立场:荆州是战略核心 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把荆州当作刘备集团的命脉。在隆中对时,他就说过: “天下三分,曹操占北,孙权占江东,将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在他眼里,荆州不仅是北伐的出发基地,也是牵制曹操、威慑孙权的重要棋子。即便赤壁后荆州被三家瓜分,他依然觉得——只要守住荆州,刘备就有两条腿走路,不至于被锁死在益州。 庞统的立场:荆州是累赘 庞统的看法更现实,甚至有点“冷酷”。他认为: 1. 荆州已被掏空:连年战乱,人口流失,土地荒芜,早已不是当年的富庶之地。 2. 战略位置尴尬:刘备控制的荆州部分夹在曹操与孙权之间,易受夹击。 3. 兵力分散:同时守荆州和打益州,等于双线作战,蜀汉兵力有限,难以兼顾。 庞统建议: “不如弃荆州,全师入蜀,据益州天险,养兵积粮,再图中原。荆州可让与孙权,以安其心,稳固联盟。” 在他看来,荆州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死守只会拖垮蜀汉。 刘备的选择与后果 刘备最终采纳了诸葛亮的方案,让关羽镇守荆州,自己率军入蜀。 结果是:关羽败走麦城,荆州失守,刘备为夺回荆州发动夷陵之战,惨败收场。庞统当年的担忧,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