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成都一个所谓的“一卡通煎饼摊”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无数人趋之若鹜,甚至有人不惜花5个小时去排队,价格可达65元。就为了买个煎饼发朋友圈。这看似热闹的景象背后,实则藏着诸多值得批判的问题。热度来的快,其无版权的IP创作风险来的也快。

从味道上来说,这个煎饼摊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失望。所谓的“一卡通”,就是让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各种食材搭配进煎饼里。听起来很美好,可实际品尝时却发现,各种食材堆在一起,根本没有达到和谐统一的口感。

传统煎饼讲究的是饼皮的酥脆和酱料的独特风味,可这个煎饼摊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加入了一些诸如三文鱼、牛油果这类原本不属于煎饼搭配的食材。三文鱼的鲜嫩在煎饼的热气中变得绵软,失去了原本的口感;牛油果的醇厚与煎饼的味道也格格不入,就像一场混乱的食材大杂烩。而且,由于食材种类繁多,煎饼的整体味道变得十分复杂,没有了那种让人一口就惊艳的纯粹感。很多人尝过之后都表示,这味道还不如街边几块钱一个的普通煎饼。

再来说说这个“天价煎饼”。在人们的印象中,煎饼一直是一种亲民的小吃,价格通常在几元钱左右。可这个煎饼摊,因为加入了一些所谓的“高端食材”,价格一下子飙升到几十元一份。这真的合理吗?
从成本角度来看,虽然三文鱼、牛油果等食材价格相对较高,但在一个煎饼里能用到的量其实非常有限。摊主却以此为借口,大幅提高价格,这明显是在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追求新奇的心理来谋取暴利。所谓的“高端食材”,不过是吸引顾客的噱头罢了。而且,这些高价食材的品质也不一定就有多高,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营造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竟然有那么多人愿意花5个小时去排队买这个煎饼,仅仅是为了发个朋友圈。这反映出当下社会一种盲目跟风的浮躁心态。
社交媒体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和存在感。看到别人在网上晒这个煎饼摊,就觉得自己也必须去体验一下,否则就会显得“out”了。于是,大家不管这个煎饼味道如何、价格是否合理,都一股脑地去排队。
成都抚琴夜市爆火的“卡通煎饼主理人”摊主曾雅鑫因在煎饼上手绘Hello Kitty、蜡笔小新等动漫形象,其火热的前提下必然带来商业模式涉及的版权风险。

未经授权的二次创作摊主使用迪士尼、三丽鸥等公司的经典动漫形象制作煎饼,若未获得版权方授权,可能构成对复制权、改编权等著作权的侵犯。根据《著作权法》,即使以食物为载体进行艺术再创作,仍需获得原作品权利人的许可。
商业盈利性质定制煎饼单价最高达65元,日营收约千元,属于商业性使用,侵权风险更高。律师指出,此类行为若被版权方追责,可能面临下架产品或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