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是中国的,北方四岛是俄罗斯的,独岛是韩国的,琉球群岛是琉球国的,日本只限于四岛,其他都不是,就这四岛还是联合国五常可以共治,可以驻军的。这是二战成果,不容颠覆。 如果说历史是一部没有尽头的连续剧,那围绕北方四岛、钓鱼岛和独岛的争端,绝对是其中最狗血、最复杂、最难解的一集。这些小岛,面积加起来还没一个县大,却成了日本、俄罗斯、中国、韩国几大国之间撕扯不休的导火索。 几百年来,这些岛屿被抢来抢去,背后藏着的,是大国之间对资源、战略位置和民族尊严的较量。 翻开二战后的国际法律文件,日本的领土范围其实早已被清晰界定。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写着,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共同决定的小岛,这一规定像一把尺子,划出了日本领土的合法边界。 而那些不在此列的岛屿,各自的归属在历史和法理中都有着明确答案。 钓鱼岛从明清时期就纳入中国管辖体系,当时的海防图和官方文书里,钓鱼岛一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清朝《筹海图编》将其列入海防范围,渔民们世代在此捕鱼作业,这些历史痕迹都在诉说着它的归属。 即便到了现代,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也没将钓鱼岛划归日本,而是明确由美国托管,1971年美日私相授受把管理权交给日本,但这种行为从未得到中国承认,也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北方四岛的归属则与二战末期的协定紧密相关。1945年《雅尔塔协定》规定,战后苏联将获得南千岛群岛(即北方四岛)的主权,随后苏联军队实际进驻。 如今俄罗斯在岛上设有驻军和基础设施,当地居民也持有俄罗斯护照,行政上归萨哈林州管辖。尽管日本一直试图索要,但俄罗斯始终依据二战后的国际协定和实际控制现状,坚持对该地区拥有主权。 独岛的情况同样有历史脉络可循,韩国称其为“独岛”,日本则叫“竹岛”。早在15世纪的朝鲜文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中,就有关于独岛的记载,当时它被纳入朝鲜的管辖范围。 现在韩国在岛上派驻了警察,修建了码头和灯塔,实际控制着这片海域。日本虽然多次提出领土主张,但韩国依据历史管辖和实际控制,始终拒绝让步。 琉球群岛的法律地位则更为特殊,它从来就不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二战结束后,根据《波茨坦公告》,琉球被排除在日本领土之外,由美国实施托管。1951年《旧金山和约》虽然规定美国对琉球有施政权,但明确主权归属需由盟国决定。 1972年美国将琉球施政权交给日本,这种“私相授受”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至今琉球的主权地位在法律上仍未最终确定,当地还有不少呼吁恢复独立或自主地位的声音。 至于日本本土的四个主要岛屿,《波茨坦公告》也明确了盟国的处置权。二战后美国、英国等国家曾在日本驻军,如今美国在日本仍有多个军事基地,这正是基于二战后的国际安排。 这种驻军和共治的权利,是二战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防止日本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不是简单的领土争议,而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份法律文件、每一段历史记录,都在印证着这样的事实:日本的领土范围早已被限定,其他岛屿的归属也有明确的法理和历史依据。 任何试图颠覆二战成果的行为,都是对国际法的无视,也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官方信源: 1. 中国政府网 2.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3. 韩国外交部官网 4.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