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相为包庇儿子,明褒暗贬,让另一位古风长者的宰相丢了官 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姚崇,其人生有个污点,就是教子无方: “崇独当重任,明于吏道,断割不滞。然纵其子光禄少卿彝、宗正少卿异广引宾客,受纳馈遗,由是为时所讥。” 他有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姚彝、姚异,经常仗着老爸的权势收钱。 而姚崇也为不肖子所累,在官场上偶尔耍一些狡诈的手段。 714年,另一宰相魏知古向唐玄宗李隆基汇报。 说姚崇两个儿子找他走后门。 此时的李隆基英明神武,自然要过问。 于是,他找来姚崇问: “你的儿子才性如何?现在做什么官?” 姚崇听皇帝突然问家事,反应极快。 他在洛阳的两个儿子,刚刚找过同在洛阳的魏知古办私事。 魏知古曾受姚崇推荐,从小吏一直升到宰相,与姚崇同列。 姚崇感到不耻,不仅把魏知古打发到洛阳,还专门派宋璟审核魏知古的政务。 魏知古因此也对姚崇不满。 姚崇回答: “俺有仨儿子,俩在洛阳,行事不谨,欲望多,一定是委托魏知古办事,俺还没来得及过问。” 李隆基一听,姚崇不加隐瞒,如实奏报,很是高兴,接着问: “你儿子怎会如此?” 姚崇继续说: “我曾举荐过魏知古,我的儿子们认为魏知古一定是有德的臣子,能够容纳小错误,所以才敢找他办事。” 姚崇这番话着实厉害。 一来显示自己无私。 二来把魏知古说成负恩之人。 三来把儿子们的不法行为,弱化成了人之常情。 果然,李隆基大为恼火,要收拾魏知古。 姚崇顺水推舟: “我儿子犯法,陛下赦免已是大幸,现在如果再惩罚魏知古,会连累圣名的!” 方方面面,滴水不漏啊。 李隆基当时没发作。 过了不久,还是将魏知古罢相,降为工部尚书。 那魏知古为人如何? 姚崇的接班人、同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的宋璟评价: 叔向古之遗直,子产古之遗爱,能兼之者,其在魏公。 春秋时期三大名相叔向、子产、晏婴的优点,魏知古继承了俩。 妥妥的古风长者。唐朝姚崇有哪些与魏知古相关的轶事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