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全线崩溃!俄军声东击西,基辅被彻底打懵了!一场史诗级的大溃败正在上演,整个战局可能在几天之内被彻底改写! 俄军先是在哈尔科夫方向摆足了架势,坦克装甲车一字排开,无人机天天在乌军阵地上面盘旋,各种火炮齐射营造出要大举进攻的假象。 乌军果然被这波架势彻底带偏了节奏,基辅指挥部急调部署在扎波罗热和苏梅州的精锐部队驰援哈尔科夫, 其中就有装备西方援助装甲车辆的第82旅,还把好不容易攒下的防空导弹系统也拉到哈尔科夫前线,就为了防备俄军的“大举进攻”。 乌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下,没日没夜加固工事,在阵地前布设了大量反坦克地雷和铁丝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应对哈尔科夫方向的“威胁”上,压根没察觉俄军早已在别处布下天罗地网。 就在乌军把主力全堆在哈尔科夫的时候,俄军突然撕下伪装。部署在哈尔科夫的部分兵力只留下少量无人机和火炮维持佯攻,主力部队借着夜色和雨雾掩护,悄悄向扎波罗热方向转移。 俄军的调动做得极为隐蔽,他们启用了“克拉苏哈-4”电子战系统,强烈的电磁干扰让乌军的“星链”卫星信号时断时续,压根没能发现俄军主力的动向。等乌军察觉到不对劲时,俄军的9个作战旅已经在扎波罗热41公里长的战线上完成集结,其中还包括战斗力强悍的第5坦克旅和1个空降师。 俄军对扎波罗热的总攻来得猝不及防。俄空天军率先出手,数十架战机携带升级后的航空炸弹,在乌军炮兵射程之外就投下弹药,精准轰炸乌军的防线据点和后勤仓库。 这些航空炸弹威力惊人,每一枚都能在地面炸出数米深的弹坑,直接把乌军的前沿工事炸得支离破碎。紧接着,俄军的装甲集群发起冲锋,坦克在前开路,碾过乌军布设的简易障碍,摩步旅士兵紧随其后,逐个清除残余的抵抗力量。 扎波罗热乌军的处境瞬间陷入绝境。负责防务的乌军第20集团军本就因为之前的弗勒达战役和捷尔任斯克战役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到极点,如今面对俄军的精锐部队更是难以抵挡。 更致命的是,俄军第5坦克旅直插丹尼利夫卡村,一举切断了胡利亚伊波列通往红军城的公路,而这条公路正是顿巴斯地区70%弹药和物资的运输通道。 补给线被掐断后,扎波罗热的乌军成了瓮中之鳖,弹药和粮食很快告急,连伤员都无法及时后送,防线很快就出现多处缺口。 与此同时,俄军在苏梅州边境也发起牵制进攻。俄军采用分段渗透战术,派出小股突击部队逐个突破乌军的薄弱据点,逐步扩大突破口,迫使乌军不得不从哈尔科夫防线再次抽调兵力回援。 这下乌军彻底陷入两难,哈尔科夫方向不敢撤兵,怕俄军真的发起进攻,扎波罗热和苏梅州又急需增援,有限的兵力被来回拉扯,防线的漏洞越来越大。 仅在波克罗夫斯克一线,俄军几天内就占领了超过70个村镇,推进速度让基辅当局瞠目结舌。 俄军在这场战事里展现的技术战力,更让乌军没一点还手的余地。在哈尔科夫方向的佯攻阶段,俄军就通过声纹监测技术捕捉到乌军隐蔽军工车间的设备运转噪音,随后用热成像制导炮弹实施精准打击,形成了针对乌军后勤线和分散生产点的打击链条。 这种打击让乌军的装备维修能力遭了重创,才一周时间,俄军就拿下了库皮扬斯克市区东部的工业区,还把乌军的补给通道压缩到只剩2.4公里宽。 在扎波罗热战场,升级后的“柳叶刀-3M”无人机更是大放异彩,这款巡飞弹整合了惯性制导与卫星制导技术,配合图像识别功能,圆概率误差只有0.5米,能精准锁定并打击乌军的指挥所和重型装备。 一名乌军准将就死在“柳叶刀-3M”的打击下。俄军先通过“白芷”电子侦测系统捕捉到乌军指挥所的星链终端信号,很快锁定具体坐标,随后升空的“柳叶刀-3M”自动规避乌军防空火力,以垂直俯冲的姿态突破防爆屋顶,从发现目标到完成打击总共才用7分钟。 这名准将负责哈尔科夫方向的预备队调度,他的阵亡让乌军指挥系统陷入瘫痪,预备队在48小时内都没法完成有效部署,俄军趁机在库皮扬斯克方向突破防线,向前推进3公里,缴获了大量西方援助的武器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