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有一位著名的电台发报高手叫陈文君。1941年,军统上海区区长陈恭澍突然叛变,危急关头,陈文君一边阻击逼近的日军和汪伪特务,一边争分夺秒销毁密电本,为了保住核心机密、绝不沦为俘虏,她毅然举枪自尽,壮烈殉国时,年仅25岁。 1937年冬天日军轰炸无锡,陈文君的父母为掩护学生撤离,被炸弹夺去生命,21岁的她在废墟中挖出父母遗体,埋葬好父母的遗体后,第二天清晨,她便剪去及腰长发,踏上前往军统训练基地的列车。 陈文君在电讯技术上展现出惊人天赋,当其他学员还在背诵摩尔斯电码时,她已经能闭眼盲发每分钟120码。 令人惊叹的是陈文君独创了音律密码法,将情报编入江南小调的音符变化中,即使被截获也只会被当作普通民歌,这项技术后来被军统列为绝密,战后美国情报专家威廉·多诺万评价:这种加密思维领先时代至少十年。 1940年春天,陈文君截获一份日军密电,经过72小时不眠不休的破译,她发现了日军樱花计划,准备在上海水源地投放细菌武器,这份情报让军统及时通知市民改换水源,挽救了数千条生命。 为了更好地潜伏,陈文君化名林小君,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一家英国洋行当打字员,白天她是温婉的江南女子,熟练地处理英文商务信函,深夜她才是那个让日军头疼的幽灵电波。 她的发报时间精确到秒,每天凌晨3点17分开机,3点27分关机,从不超时,这个时间是她反复测试得出的,此时日军监测车换班,信号最不易被捕捉,为了降低被定位风险,她掌握了同文不同频技术,同一份情报分成三段,用不同频率发送让日军的解码机器形同废物。 1941年10月12日下午,陈文君收到重庆急电,陈恭澍叛变让她立即撤离,她看了看桌上的绿豆糕那是战友约定的暗号,完整的绿豆糕代表安全,咬了一口代表危险,烧焦一半则意味着站点彻底销毁,勿来营救。 上级已经安排她撤退,但她主动申请留守,上海的情报线不能断,再给我72小时,让其他同志先走,就在被包围前两小时,她刚发出一份关于日军第三舰队调防的绝密情报,这份情报后来在太平洋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汪伪特务的踏上楼梯时,陈文君没有慌乱,她熟练地抓起密电本扔进早已准备好的铜盆,划着火柴点燃,火光映照下她快速砸碎电台的石英振荡器,这是发报机的心脏,毁掉它整台机器就成了废铁。 为了拖延时间她把裸露的电线缠在门把手上,又推倒书柜堵住入口,当特务们终于破门而入时,密电本已化为灰烬,面对十几支枪口,陈文君平静地咬下半块绿豆糕慢慢嚼着,然后将剩下的半块放进口袋。 密码本呢,说出来饶你不死,特务头子歇斯底里地吼叫,陈文君笑了笑缓缓举起手中的勃朗宁:密码在这里,她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枪声响起25岁的生命戛然而止,但那些储存在大脑中的密码永远成了秘密。 陈文君牺牲后,地下党员冒死将她的遗体运出,安葬在浦东的麦田里,没有墓碑,只有一株野百合年年盛开。 直到1997年,台湾解密的戴笠手令中才出现关于她的只言片语:文君殉国,华东情报网瘫痪七日,而那台藏在梳妆台里的电台,在尘封57年后重见天日时,旋钮上的牙印依然清晰,那是陈文君在黑暗中调频时留下的印记。 2018年,中国密码学会在一份内部刊物中披露,陈文君生前破译的日军密电超过300份,直接挽救的生命数以万计,她独创的音律密码法部分原理,至今仍在现代密码学中应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