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关羽爱兵如子,樊城之战又没大败,为何2万将士都狠心离他而去? 说起来关羽是真疼

关羽爱兵如子,樊城之战又没大败,为何2万将士都狠心离他而去? 说起来关羽是真疼弟兄们,他自己出身底层,知道当兵的苦,平时打仗冲在最前面,手下士兵受伤生病他都亲自去看,有赏赐也不独吞,所以一开始弟兄们都愿意跟着他拼命。 你看襄樊之战刚开打那阵,于禁的七军都被他淹了,庞德也斩了,曹仁在樊城差点吓破胆,那时候两万弟兄个个嗷嗷叫,这都是冲着他这份体恤来的。 但打仗这事儿,光靠主将疼人顶不住,得有实实在在的活路才行。 第一个要了命的是老家被端了,家人全落在敌人手里,关羽打樊城的时候,把江陵、公安这俩后方重镇交给糜芳和傅士仁守着,这俩人本来就跟关羽不对付,之前因为粮草的事儿还被关羽骂过,说回来要收拾他们。 结果吕蒙带着东吴兵装成商人,悄摸就摸进了荆州,这俩货连打都没打就投降了。 江陵不光是粮草仓库,更是两万弟兄的家,老婆孩子全在那儿。 吕蒙多鸡贼啊,占了江陵之后不抢不杀,还专门安抚这些家属,让他们给前线的男人写信报平安。 你想啊,弟兄们在前线拼命,突然收到家里信,知道老婆孩子好好的但全在东吴手里,心里能不慌吗?那时候当兵的大多是为了养家糊口,现在家人被人攥着,谁还有心思打仗? 紧接着更要命的来了,粮草断了,江陵是大粮仓,一丢,前线的补给线直接被掐了。 樊城那地方打了好几个月,弟兄们早就累得够呛,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饿肚子的滋味谁受得了?关羽再疼人,也变不出粮食来啊。 之前那些 “爱兵如子” 的情分,在饥寒交迫面前真就没那么管用了,人先得活着才能谈忠诚。 而且战局早就不是 “没大败” 那么简单了,其实已经是死局,关羽一开始打赢了于禁,就有点飘了,没防着孙权背后捅刀子,也没注意曹操派了多少援军。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徐晃带着新援兵已经杀到,把他的包围圈冲得稀烂。 这时候的局面是,前面有曹操的大军压着,后面是占了荆州的东吴兵,两边夹着打,等于被包饺子了。 更坑的是,上庸的刘封、孟达跟关羽不对付,不管怎么喊援兵,人家就是不出兵。 弟兄们都是老兵了,一看这架势就明白,再打下去要么战死,要么被俘,想活着回家见老婆孩子根本不可能。 乱世里当兵不是为了殉葬,都是想混口饭吃、保住小命,看不到半点希望的时候,谁还愿意硬扛? 关羽自己那脾气也帮了倒忙。他这人太骄傲,不光跟同僚处不好,对下面的中层将领也不够信任。 士兵们开始心慌的时候,他派使者去跟吕蒙交涉,结果吕蒙故意让使者看江陵的家属过得多好,还让家属跟使者说家常。 使者回来一学舌,弟兄们的心思彻底乱了,都惦记着家里人。 这时候关羽要是好好安抚,说点实在的突围计划,说不定还能稳住人心,可他倒好,见士兵们没心思打仗,直接骂人家 “无用”,这一骂彻底寒了弟兄们的心。 本来就动摇了,被这么一激,有人带头跑,立马就像倒多米诺骨牌似的,越来越多人跟着走。 其实到最后,关羽的主力还在,樊城也没被打下来,但弟兄们不是不想打,是不能打了。 家人被控制、肚子饿、前后都是敌人、还没援军,换谁都得选活路。 那些跑了的士兵,不是忘了关羽的好,是实在扛不住现实的碾压。 后来关羽带着仅剩的十几个亲信逃到麦城,没多久就被东吴抓住杀了,想想真是可惜,他对弟兄们的好是真的,但没守住后方,也没给弟兄们指条生路,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士兵狠心,就是乱世里的无奈,谁不想跟着靠谱的主将建功立业?可当活下去都成问题的时候,所谓的忠诚只能靠边站。 关羽的悲剧,就是把人情看得太重,却没算明白战局里的现实利害,最后不光自己送了命,还连累了跟着他的弟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