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东吴丞相陆逊被迫退休养老后,孙权多次下旨斥责,不是骂陆逊沽名钓誉,就是翻旧账,痛

东吴丞相陆逊被迫退休养老后,孙权多次下旨斥责,不是骂陆逊沽名钓誉,就是翻旧账,痛骂陆逊的一些过失。陆逊年事已高,加上自尊心强,竟被活活气死。 陆逊最后一次上奏是在赤乌五年,他听说朝中又有人在背后重提“孙霸当立”的风声,便劝谏孙权要守储君嫡长制度,信太子孙和。可孙权反倒怀疑他与顾谭、陆胤结党,干预政事。不久陆逊被免职,“归老江陵”,他以为此事便罢,没料到灾难才刚刚开始。 回头看陆逊一生,实是从边郡军吏一步步踏入权力中枢。当年,他以“白衣渡江”计助吕蒙奇袭荆州,擒杀关羽,震动三国。又在夷陵之战中指挥火攻,大败刘备五万精兵,他保住东吴根基。此后封上大将军、拜丞相,坐镇武昌辅政十余年。 可孙权性情变了。太子孙登病故,孙权改立孙和,但又偏宠四子孙霸,二宫并峙,朝堂分裂。陆逊本不愿多言,但太子孙和亲笔传信,说听得孙权与杨竺谋议废太子。他不得已三次上疏,言辞恳切,劝孙权保储。却不想反成了“宫禁失密”的罪人。 这之后,孙权屡下诏书,指责陆逊“偏袒亲属”,说他“包庇陆胤、通连顾谭”。甚至旧事也被翻出,说他当年在合肥新城建设迟缓,浪费国力;又指他在吕蒙身故后,居功自傲,“非议朝政”。连诸葛瑾与他政见不合之事,也被拿来当作“专断朝纲”的证据。 使者接连到江陵送来诏令,每一道都不留情面。陆逊起初还试图写信辩明,后来见孙权毫无悔意,渐渐心灰意冷。他在信中留下一句话:“昔日金杯共饮,今日责我如囚。”至此便闭门不再接使。 临终前,陆逊握着陆抗的手,只说:“吾为吴国奉命征战四十年,忠义之心,天地可知。然人主误信谗言,父子之心亦难明也。” 而在他死后,孙权仍不罢休,派人查陆家旧案,又欲追究所谓“诬蔑国策”的奏章,多亏陆抗据理力争,才令风波止息。 直到几年后,孙和被废,孙霸赐死,东吴元气大伤,孙权临终前才承认“悔不听陆逊言”,将当年诏书焚毁。但一切都已太晚。 陆逊一生两战立威,却因一封奏书走到绝路,终成“忠而被辱”的典型。他死时六十三岁,悲愤交加,无疑是一场政治倾轧下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