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5年,杨森最漂亮的九姨太蔡文娜正要睡觉,突然发现20军军长夏炯出现了自己的

1945年,杨森最漂亮的九姨太蔡文娜正要睡觉,突然发现20军军长夏炯出现了自己的卧室里。蔡文娜大惊,忙喊了一句:“夏炯,你要做啥子!?”然后,只听一声枪响过后,一代才女蔡文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1945年春天,华西大学社会学系的教授们围坐在会议室里,正在讨论一篇特殊的毕业论文,这篇题为《一个过渡时代的家庭》的论文出自该系学生蔡文娜之手。 她用冷静客观的学术语言,剖析了四川军阀杨森家族的权力结构,教授们惊讶于论文的深度,更惊讶于作者的身份,她正是杨森的九姨太。 论文中蔡文娜将杨森的妻妾按照进门时间编号,自己被编为己九号,她详细记录了这个庞大家族的运作模式,每位姨太太都有固定的月例银子,按照等级分配住所,每天早晨六点必须到正院请安,晚上九点后不得随意走动,这种军事化管理让整个公馆如同一座戒备森严的营房。 社会学系主任田汉教授读完论文后,找到蔡文娜:这篇论文极具学术价值,您考虑过去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吗,那里的社会学研究全球领先,蔡文娜苦笑着摇头,她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获得这种自由。 其实杨森送蔡文娜去大学读书,本意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开明,他经常在军政要员面前炫耀:我家九姨太可是大学生会说英文懂西洋文化,但他从未想过,知识会让一个人产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华西大学图书馆的借阅记录上,蔡文娜的名字频繁出现,她借阅了大量社会学著作,尤其对家庭制度演变的研究格外关注,图书馆管理员后来回忆,这位年轻女子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做笔记,神情专注得让人不忍打扰。 就在这个图书馆里,蔡文娜认识了牙医学院的吕明德,两个年轻人因为同时想借阅一本《家庭论》而相识,吕明德被这位女子的学识所吸引,而蔡文娜则在这个温文尔雅的青年身上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吕明德计划毕业后去印度加尔各答开诊所,那里有大量华侨需要牙医服务,他悄悄对蔡文娜说:等您毕业,咱们一起去印度,远离这里的一切,为了这个计划,吕明德甚至提前联系了当地的华侨商会,打听租房和开业的具体事宜。 然而纸包不住火,蔡文娜需要有人帮忙打字论文,便请公馆里的年轻秘书李文华帮忙,李文华是个北大毕业生,因为家道中落才到杨府谋职,两人因为学术讨论走得较近,这引起了五姨太田衡秋的注意。 田衡秋早就对蔡文娜心怀嫉妒,她曾是杨森最宠爱的姨太,自从蔡文娜来后就失了宠,她开始收集蔡文娜的罪证,包括截获了三封蔡文娜写给朋友却未寄出的信,信中蔡文娜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还提到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这些材料被田衡秋添油加醋地报告给杨森,杨森起初不信,直到他亲自翻看了蔡文娜的论文手稿,在论文的页边空白处,他发现了一行小字:己七号曾桂枝,1942年因私会前未婚夫被处决时年二十一岁。 曾桂枝的死是杨府的禁忌话题,这个曾经活泼开朗的女子,只因为与青梅竹马的恋人通了几封信,就被杨森下令处死,蔡文娜竟然敢在论文中记录此事,这让杨森感到了威胁。 1945年12月初,蔡文娜完成了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一致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学术作品建议发表,蔡文娜却婉拒了她清楚这篇论文一旦公开,自己必死无疑。 答辩结束后蔡文娜给导师田汉写了一封感谢信:学生虽不能远行求学,但能在华西完成学业已是莫大幸运,这封信成了她留给学术界的最后文字。 回到公馆的第二天,杨森召见了心腹将领夏炯,夏炯是二十军副军长,对杨森忠心耿耿,接到密令后夏炯曾试图劝说:九姨太毕竟年轻,不如送她去外地静养,杨森冷冷地说:曾桂枝的教训还不够吗? 12月某个深夜,夏炯潜入蔡文娜的卧室,枪声响起时蔡文娜手里还握着一支钢笔,桌上摊着一封写给母亲的家书,只写了开头:母亲大人,儿这些年... 事后杨森将所有姨太太召集到现场,让她们亲眼目睹蔡文娜的下场,几位年轻的姨太当场昏厥,其余人噤若寒蝉。 蔡文娜的论文手稿几经辗转,1949年后被华西大学图书馆收藏,1983年已经移居澳大利亚的吕明德寄回了一份回忆录,其中写道:她是那个时代最勇敢的女性,用学术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困境。 这份尘封的论文成为研究民国时期家庭制度的珍贵史料,蔡文娜虽然没能逃脱悲剧命运,但她留下的学术遗产,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女性的真实处境,她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信源:(文史天地杂志社——蔡文娜:用论文写下自身命运的军阀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