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手机烧了,店家不管,厂家不认账 黑龙江的左先生在今年一月花了八千多块钱,从网上

手机烧了,店家不管,厂家不认账 黑龙江的左先生在今年一月花了八千多块钱,从网上给他儿子买了一部苹果16 Pro Max手机,本来是想图个方便省心,结果到了八月底那天早上七点,手机在充电的时候突然冒烟起火,充电口附近全烧黑了,充电线也烧坏了,左先生被焦糊味惊醒,幸好没有受伤,但这件事让他心里挺不安的。 他马上把手机和充电线寄到上海的苹果检测中心,等了一个多月,十月底苹果客服打来电话,说这既不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也不是用户人为造成的损坏,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烧坏的,他们不肯说明,也不愿意提供书面报告,这种情况让人感到奇怪,既然不是质量问题也不是用户使用不当,总该有个明确的原因,可苹果方面始终避而不谈。 左先生去找卖手机的平台处理问题,平台让他先等苹果公司给出结论,他再联系苹果公司,对方又说这事应该由平台解决,最后左先生建议苹果直接把手机转给平台检测,平台却表示他们没有能力进行测试,三方互相推脱责任,消费者被卡在中间,没人愿意承担责任,也没人给出明确答复。 最麻烦的地方在于,大家争论的焦点是那根充电线到底是不是原装货,很多人觉得原装线的接口上应该有电镀刻字,但左先生拍的照片里,线烧得太严重,字迹已经看不清楚了,苹果店里的工作人员却说有些批次的原装线本来就没有刻字,外观跟这条差不多,这样一来情况变得更复杂了,官方自己都没有统一的标准,消费者靠经验判断的东西,根本没写在说明书或售后流程里面。 记者询问了几位苹果用户,他们提到充电线偶尔会让人手部发麻,但从未发生过烧毁的情况,这表明如果存在普遍缺陷,早就应该出现集体投诉的现象,既然属于极个别情况,苹果方面需要明确说明原因,既不是质量问题也不是人为因素的话,究竟问题出在哪里,然而他们的检测流程完全封闭,标准、方法和判断依据全部没有公开,用户只能被动等待,无法得知任何信息。 现在维权最大的麻烦是,消费者必须拿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做错事情,苹果公司既不承认产品存在缺陷,也不认可外部因素影响,连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机会都不给,直接以非质量问题作为答复打发人,这种拒绝认错、不愿解释、不肯负责的做法,已经被很多大品牌采用,其实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能不能换新机器,而是自己的安全有没有得到保障,花了很多钱买一部手机,却连基本的安全承诺都得不到,心里实在难以感到踏实。 我总觉得科技产品价格越高,责任划分就越要清楚,不能把所有故障都说成是偶然情况,特别是涉及安全问题时,用户不需要听太多专业词汇,他们只想知道为什么会出问题、怎么防止出事、出了事该谁负责,但现在连最基础的信息都不公开透明,信任就这样慢慢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