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10岁怕疼又晕血的孩子,在母亲生命垂危时,会做出怎样的抉择吗?十岁的张培业给出了答案。 今年五月,母亲贾锋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必须移植。成年子女配型成功率高,可高三姐姐因学业无法捐献,刚放暑假的张培业成了最后的希望。配型半相合,虽有排异风险,但符合条件,这孩子能扛住吗? 从七月初,张培业每天接受动员剂注射,忍受骨痛乏力,却从不抗拒。10月1日采集时,他保持固定姿势六小时,采集到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成功送入移植舱。 妈妈出现排异反应,经治疗恢复正常。如今能干家务,张培业常陪她散步。家庭亲友、邻居、超市老板纷纷伸出援手。 看了这故事,又心疼又敬佩。要是你或孩子面临亲人需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咋选?支持未成年孩子捐献吗?快来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