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文字记载开始, 东海便进入了我国先民们的视线, 如果要找寻一块中华海洋文明的发祥地, 东海当之无愧. 远古时期所谓的东海, 即陆地东边之海, 范围北起山东半岛, 南至闽浙沿海. 《庄子·外物》中记载的任公子“蹲乎会稽, 投竿东海”, 会稽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会稽山; 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中曾借麻姑之口道出“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复到蓬莱”, 蓬莱即今天的山东半岛, 可见当时东海范围之广, 范围涵盖了现今的黄海. 其后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 东海都屡屡见诸于史学家笔端, 源远流长. 自南宋后黄河改道夺淮入海, 最终稳定由江苏入海的300年间, 大量泥沙汇入东海, 使这片原本湛蓝的海域渐渐变成了“黄水洋”, “黄海”之名才逐渐与东海区别开来, 至20世纪初, 我国的地图上已分别使用黄海和东海的名称.
🇨🇳现今的东海是中国东部的大型边缘海, 自东北向西南长约1300km, 自西向东宽约740km, 面积约770000km2. 平均水深370m, 最大水深2322m. 东海北部以长江口北岸的启东嘴至韩国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与黄海相连; 东北以济州岛东南端至日本福江岛及长崎半岛野母崎角的连线为界, 并经朝鲜海峡、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 东及东南以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及我国台湾岛的连线与太平洋相接; 西濒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 西南由广东与福建海岸线交界处至台湾猫鼻头的连线与南海相通。在晚白垩世之前, 华南大陆以东并无东海, 而是古太平洋相伴. 晚白垩世之后原始的东海开始形成, 其后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先后经历了晚白垩世至早始新世的被动陆缘阶段, 以及中始新世以来的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两期俯冲和弧后扩张, 奠定了现今东海西部为水深小的宽陆架, 东部为水深较大的冲绳海槽的构造格局. 现代的东海是在末次冰期(15ka BP)之后形成的, 海平面的变迁塑造了现代东海的海底地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