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飞向太空》,塔可夫斯基的人类自省录】《飞向太空》中的场面调度依旧维持着塔可夫斯基一贯的高水准。运镜的变化不依靠常规的剪辑,而是在一个长镜头内,借助演员的走位来带动视角的转移,从而让镜头在不同方向来回变换,焦点的轻重缓急随之交代的明明白白。🎥故事题材:在技法之外,《飞向太空》与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软科幻,后者是硬科幻。库神是通过科幻探讨人类的终极命题,落脚点是未来,老塔是利用科幻的外衣寻求对人类自身的认识,着眼于现在。如片中由于索拉里斯海可以对人类的大脑皮层产生影响,让人类的记忆具象化,出现类人类,也就是空间站上科学家口中的“客人”。这种“客人”是人类的一面镜子,它跟人类一样可以通过学习拥有一些技能和记忆,像克里斯的妻子哈莉,第一次出现,被克里斯用火箭送走,但第二次出现后却懂得了用剪刀剪开连衣裙。因为克里斯在她第一次出现时曾帮她剪开了连衣裙,所以哈莉保留了这段记忆并学会了这个技能,以为脱下连衣裙就得用剪刀剪开,正是这种学习能力让哈莉越来越像人类,也就有了理智和情感的纠结。🎯边界感:在克里斯眼中,哈莉就是他的妻子,即使不是真实的人类,也不能否认他对哈莉的感情,而在其他科学家的认知里,哈莉是大脑意识的化身,并非真实存在的人类,不该感情用事,毕竟科学不是爱情故事。其他科学家对这种现实跟幻境的边界感分的很清楚,与他们同为空间站航天员的吉巴里安博士就模糊了这种界限,不再用辩证的科学眼光看问题,让感性击败了理性,羞愧难当,饮弹自尽。克里斯也与他的好友一样,不听其他科学家的劝阻,信奉唯心主义,始终冲不破现实、幻境的枷锁,这种模糊边界的行为也影响了向他学习如何成为人类的哈莉。理智让哈莉判断自己不是人类,应该主动消失,离开克里斯,所以她三番两次用不同的方式自杀,但情感又让她一次次重生,舍不得跟克里斯的爱,认为自己就是克里斯的妻子,两难的选择使她不明白究竟哪一面才是真实的自己。当哈莉的理智特性占据上风,其他科学家又将克里斯大脑皮层的感性发射到索拉里斯海之后,哈莉彻底消失了,索拉里斯海也没再投射具象意识到空间站,因为人类的这种复杂性最终让索拉里斯海的单向学习一时失去了判断。🎭老塔的警示:片尾,克里斯对着父亲带有宗教意味的伦勃朗“浪子回头”式的一跪意味着回归,克里斯曾出走太空,模糊了现实和幻境的边界,如今回到地球,死而复活,说明他可以分辨什么是理智和情感。但故事到此并没有完结,镜头由平视转为俯视,然后一直往后移,直至成为大远景,克里斯所在的地方变成了索拉里斯海中的小岛。这一镜头语言似乎预示着索拉里斯海学会了人类的复杂,又制造了幻境,也可能寓意克里斯并没有走出来,还摆脱不了理智和情感的困扰,“浪子回头”只是他的臆想。其实,这是塔可夫斯基对人类的警示,在人类无法控制或平衡自身的理智和情感时,不要盲目的跟地外文明接触。一旦地外文明学会了人类的复杂,如同三体人懂得说谎和诡计一样,思维不再透明,任何科技都难以征服,我们也就成了可以被战胜的虫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