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稀土王牌失效了?法日开建的全球最大稀土工厂,外媒:有三大死穴最近网上老有人说中国

稀土王牌失效了?法日开建的全球最大稀土工厂,外媒:有三大死穴最近网上老有人说中国稀土这张王牌要不行了,因为法国和日本联手在法国西南部Lacq建了个大工厂,号称西方最大稀土回收加精炼基地,2025年3月17日正式开工,法国政府砸了1.06亿欧元,日本那边通过JOGMEC和岩谷产业投了1.1亿欧元,总共2.16亿欧元。项目公司叫Caremag,是里昂那家Carester的子公司,Carester这帮人干稀土分离好几年了,团队加起来两百多年经验。工厂计划一年回收2000吨废旧永磁体,主要从欧洲报废的风电设备和电动车电机里拆,再加上处理5000吨矿石精矿,目标出1400吨稀土氧化物,其中重稀土镝和铽氧化物600吨,轻稀土镨钕800吨。Stellantis汽车集团已经提前签了协议要买一部分轻稀土,日本那边拿走一半重稀土。法国官员和日本那边都挺高调,说这是欧洲第一个大规模稀土回收厂,还是西方最大的重稀土分离基地,2026年底就能出产品,等于给电动车、风电这些行业多一个不靠中国的货源。欧盟还把这项目列进关键原材料法案的47个战略项目里,给税收优惠,法国2030计划也给了可还款预付款。巴西那边10月份跟Caremag签了十年重稀土浓缩物供货协议,算是上游又锁了一块。很多人一看这阵势,就觉得中国稀土垄断要被破了。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外媒和业内人士挖深一点,发现这工厂有三处硬伤,短期内撼动不了大局。第一,花钱如流水。2.16亿欧元只是起步,建厂房、买设备、调试生产线就烧掉这么多,后续运营更烧钱。欧洲人工贵得要死,工程师工资高,能源又不稳,2025年欧洲电价天然气价还受地缘影响晃荡,单位产品成本至少比亚洲高两三倍。工厂建在法国西南部旧天然气园区,电力靠核电加进口气,哪天能源一紧张,成本直接起飞。投产头几年爬坡期,废品率高、产量低,基本等于亏本赚吆喝。法国政府和日本那边是补贴了不少,但补贴总有到期那天,长期靠自己活,压力山大。第二,技术底子薄。Caremag有专利没错,但真正大工业规模跑起来的经验少得可怜。重稀土分离那套溶剂萃取工艺超级复杂,一点点参数不对就出废料。亚洲这边搞了几十年,早把成本降到欧美三分之一,回收效率高得一批。欧洲环保法规又严,水处理、废气废酸全要额外花钱上设备。工厂说要闭路循环零排放,听着好听,实际跑起来试剂消耗、水耗都不低。初期产能估计只能到设计值的六七成,还得反复调参数。拆解废旧磁体那块,欧洲收集网络还没建好,2000吨废磁体目标听着吓人,现在才覆盖几个风电场和汽车拆解厂,物流成本也高。第三,原料卡脖子最要命。回收磁体全靠欧洲自己攒,但欧洲永磁体存量就那么多,收集难、物流贵。矿石精矿部分得从澳大利亚Lynas、巴西或者别处进口,这些矿本身分离重稀土就费劲,很多环节还得借力现有技术。巴西协议是签了,但运过来海运距离长,中间一出事就断粮。日本投资方给点技术援助,但核心分离还是Caremag自己扛,短期内效率上不去。更关键的是,重稀土全球本来就集中,西方想完全不碰中国链条,基本不可能。Lynas在马来西亚刚开始分离镝铽,但产量小,MP Materials的Mountain Pass矿重稀土含量低,精矿以前98%还得送中国加工,现在自己建分离也才刚起步。Caremag这产能一投,顶多占全球重稀土15%,对中国那几万吨级产量来说,九牛一毛。中国这边2024全年稀土出口量创纪录高,均价却跌到每吨不到1万美元,比高峰期便宜一大截,说明供应宽松得很。包头白云鄂博加上南方离子矿,储量产量加工全占绝对优势,高性能钕铁硼全球九成还在中国手里。美国Mountain Pass挖出来的精矿,好多还是得靠亚洲加工。Lynas马来西亚厂刚开始出镝,扩产也慢。西方这些新项目是多了点选项,但规模小、成本高、原料不稳,短期内顶多补补边角料。中国稀土产业该怎么干还怎么干,技术迭代、成本控制、应用拓展都没停。法日这工厂听着唬人,实际三大死穴摆在那,顶多算西方多元化路上的一小步,想翻盘还早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