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我今天就想聊聊这两个字。 杭州,从12月1号开始,把灵隐寺、飞来峰给免票了。 你没听错,就是那个一块石头都恨不得圈起来收钱的年代里,那个香火鼎盛、多少人排队都想进去的灵隐寺,说不要钱就不要钱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杭州真有钱,大气。 错了。 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有钱没钱的事儿,这是脑子,是思路,是降维打击。 你想想,如今到处都在哭喊游客不来,来了不消费。那边厢在为几十块门票钱跟游客斗智斗勇,这边厢杭州直接把大门敞开,说:“来吧,我的朋友,我家最好的东西,你先进来看,分文不取。” 这叫什么? 这叫请君入瓮啊。 省下的门票钱,你是不是能多吃一顿正宗的杭帮菜?是不是能给孩子多买个小玩意儿?是不是觉得这城市亲切,愿意多待一天,住个好点的酒店? 人家算的是大账。 一笔门-票-收-入,和一座城市的口碑、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人心,哪个更值钱?杭州用行动告诉了所有人答案。 它撕掉的不是一张门票,是很多城市管理者脑子里那道无形的墙。 说白了,这才是顶级的“营商环境”。 它欢迎的不是你的钱包,是活生生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