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解元利耿子腾
11月20日,广州2025梅赛德斯-奔驰XX科技创新日现场,梅赛德斯-AMGGTXX概念车完成中国首秀。这款基于AMG.EA纯电架构打造的概念车,将F1驱动科技融入纯电超跑设计,以轴向磁通电机、电芯直冷技术等核心创新,打破纯电高性能车型性能与耐久的平衡难题,更在赛道创下25项世界纪录,勾勒出电动时代超跑的未来形态。

作为XX科技项目的最新成果,GTXX概念车的登场延续了梅赛德斯-奔驰从概念到量产的技术转化路径。XX科技项目中“X-Factor”代表的突破思维与“X-Divisional”倡导的跨领域协作,在这款概念车上得到充分体现。其搭载的三电机驱动系统,峰值功率突破1000千瓦,换算下来相当于1360马力,最高车速突破360公里/小时,将纯电超跑的高速性能推向新高度。

轴向磁通电机是这款概念车的技术核心之一,相比传统径向磁通电机,它以三分之一的重量和体积实现同等功率输出,不仅为整车减重,更优化了空间布局。这款电机由梅赛德斯-奔驰自有工厂生产,100道工序中包含35项全球首创技术,融合激光制造与AI技术,已斩获30余项专利,确保高负载工况下的稳定输出。

电池系统的创新同样亮眼,采用NCMA四元正极材料与硅基负极的全新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千克,配合全极耳设计的圆柱形电芯,充放电效率与散热性能同步提升。源自F1赛车的智能直接冷却系统,通过专用冷却剂为每个电芯独立控温,让电池始终处于最佳工作温度,保障激烈驾驶时的动力稳定性。依托800伏高压架构,车辆平均充电功率超850千瓦,5分钟可补充400公里WLTP工况续航,原型桩测试中更实现1041千瓦的兆瓦级峰值充电功率。

极限测试数据印证了这套动力系统的成熟度,在意大利纳多赛道,GTXX概念车以平均300公里/小时的速度连续行驶超7天,总里程达40075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周,同时刷新25项世界纪录。其中,24小时行驶5479公里的成绩,较原纪录提升38%,充分验证了纯电高性能车型的持续输出能力。

这款概念车的技术成果并非停留在展示阶段,轴向磁通电机、F1同源电池技术等核心配置,将随AMG.EA架构于2026年量产,率先应用于AMG全新高性能四门跑车。这一转化路径,延续了XX科技项目“从概念到现实”的理念——此前VISIONEQXX能效概念车的800伏架构、碳化硅逆变器等技术,已落地应用于全新奔驰纯电CLA,使其实现10.9千瓦时/100公里的同级最低能耗。

除了核心动力,GTXX概念车在空气动力学、人机交互与材料应用上同样暗藏巧思。可变叶片空气动力学轮毂可根据车速自动调节开合,兼顾高速能效与弯道下压力;全球首创的等离子激励器技术,通过微电极优化尾流形态,提升高速稳定性与能效。车内3D打印座椅衬垫采用LABFIBER生物丝绸材料,部分原料源自AMGGT3赛车轮胎,兼顾环保与包裹性;MBUX流光漆面与700余颗可编程LED组成的流光灯带,让车辆状态可视化呈现,AR竞速头盔则将驾驶信息直接投射至视野。

梅赛德斯-奔驰的创新始终离不开跨界协作,GTXX概念车的研发汇聚了AMG、HPPF1专家团队与YASA团队的力量,而纳多赛道的极限测试更得到Alpitronic、米其林、微软等合作伙伴的支持。在中国市场,奔驰与腾讯、宁德时代、清华大学等机构深化协作,纯电CLA的虚拟助手便搭载了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贴合本地用户使用习惯。

从1938年W125Rekordwagen创下极速纪录,到如今GTXX概念车引领纯电高性能变革,梅赛德斯-奔驰以近140年的创新传承,持续探索汽车技术边界。随着AMG.EA架构量产落地,电动时代的超跑乐趣正被重新定义,而XX科技项目的持续推进,也将让更多前瞻技术走进日常出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