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万山:靶向施策解民忧搬迁群众稳岗增收有保障

易地搬迁“搬得出”是前提,“稳得住、能致富”是关键。万山区始终聚焦易地搬迁社区群众的就业增收核心诉求,通过精准摸排、搭建平台、强化技能等举措,破解就业难题、拓宽增收渠道,助力群众实现家乡就业,筑牢稳岗增收保障,续写易地搬迁幸福篇章。“四安家园”系列报道第二期,来聚焦万山如何为搬迁群众稳岗增收筑牢保障。

“你有找工作的需求没?可以考虑我们下面那个箱包厂,还有这边这个铜泰制衣厂。”在仁山街道贵苑社区,社区管家李复梅正带领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逐户询问居民就业状况、记录求职诉求。

“我们在摸排的过程中存在居民配合度低、意愿模糊、外出人员信息采集难等问题。”为彻底破解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贵苑社区将就业摸排作为重中之重,创新采用“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双轨模式。通过一对一沟通、多轮信息核对和动态跟踪更新,全面、准确掌握每一户家庭的就业需求,为后续精准帮扶打牢基础。“我们还通过承诺保密、引导梳理需求、多渠道联系等方式去打消群众的顾虑。”社区管家李复梅说。

在贵苑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协管员伍燕会耐心协助每一个求职者认真填写相关信息和岗位诉求。“我们通过与辖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线上平台征集、实地走访收集岗位,核查企业资质与岗位真实性。为居民提供从求职登记、岗位匹配、技能指导到入职手续代办的一站式服务。”协管员伍燕介绍道。

据悉,该就业服务站通过与辖区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线上平台征集、实地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岗位信息,并严格核查企业资质与岗位真实性,杜绝虚假招聘。服务站构建起“岗位收集—信息核实—匹配推送—跟踪服务”的闭环运作模式,涵盖餐饮、家政、物流、零售等多个领域,提供灵活就业、短期用工、兼职岗位等多种选择,为企业与求职者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2023年8月,居民杨婷通过社区管家介绍在服务站登记求职,仅过两天就收到了社区附近顺合箱包厂的招工通知。

“就业服务平台给我推荐了工作,他们的服务态度挺好,然后推荐工作的效率也特别的高。”社区居民杨婷点赞道。

今年以来,万山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已累计服务群众538人,对接企业78家,收集发布岗位11065个,举办专场招聘会8场,让越来越多搬迁群众实现了就近稳定就业。

“钩的时候你看这里,这上面钩短的它就看不出来了。”在旺家社区微工厂的手工传习基地,负责人许平正手把手地向学员传授毛线钩织技巧,学员们围坐一堂学得十分认真。“之前我一直在家带娃,偶然得知社区有培训,然后就想来学一门手艺,以后可以做兼职赚钱贴补家用。”社区居民吴炳对未来生活充满期盼。

2019年,许平从石阡县本庄镇搬到旺家社区,凭借外出务工时积累的钩织经验和自身兴趣,开始在家制作毛线编织工艺品。2022年在社区支持下,她从摆地摊逐步走向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其手工制品受青睐,随后成立文创公司,带动100余名搬迁群众灵活就业。

除了发展特色手工产业,旺家社区还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稳定岗位;创新集体经济模式,实现企社双赢;开发公益性岗位保障就业困难群体,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此外,社区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和群众就业意愿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居民竞争力。目前,社区已有8000余名劳动力稳定就业,实现搬迁家庭1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

“总的来说,我们的路子就是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让集体有积累、有力量,最终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旺家社区“零工驿站”负责人杨强说。

从精准摸排需求到搭建就业平台,从技能培训赋能到产业带动增收,越来越多的搬迁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持续改善,在新家园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何佳陈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