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出现危险动向,三菱重工再次上场。 日本政府日前已将一批授权生产的爱国者防空

日本出现危险动向,三菱重工再次上场。 日本政府日前已将一批授权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出口美国。这是日本前年修改规定后,首次出口具杀伤能力武器的成品,而这批武器将由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菱重工生产。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卖个导弹嘛,美国自己军工那么强,咋还需要从日本买?这里面的门道可深了去了。关键的转折点在2023年,日本政府顶着国内部分和平派的反对,硬是修订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及配套细则,把之前卡得很死的杀伤性武器出口禁令给松了绑。 当时就有不少人猜,这是给日本军工企业开绿灯,现在看来果然没猜错,才过两年第一单“生意”就找上门了。 要说这事儿里最扎眼的,还得是三菱重工。这家企业可不是第一次干这种“火中取栗”的活儿,早在上世纪侵略战争年代,它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核心供血站”。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从清政府榨来的战争赔款,一大半都投给了三菱重工搞造船业;二战时更离谱,大鹰号、天城号航空母舰,武藏号战列舰,还有在太平洋上空沾满鲜血的零式战斗机,全是从它的流水线里造出来的。可以说,日本军队当年能在亚洲掀起腥风血雨,三菱重工就是递刀最狠的那个。 三菱重工这些年压根没丢掉军工老本行,只是换了身“民用企业”的马甲。现在它表面上造汽车、电梯、相机,甚至还酿啤酒,但骨子里还是日本防卫省的“头号供应商”。日本海上自卫队一半的潜艇、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全是三菱重工长崎、神户造船厂造的,这些船厂平时造民用货轮,一到战时立刻能转产军舰。 它的特车事业部更绝,同一条生产线既能造家用汽车,又能组装90式坦克和87式自行高炮,这种“军民不分家”的本事,说穿了就是为战争储备潜力。 有人说日本这是在讨好美国,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美国那边确实乐意,拉上日本搞武器生产,既能分摊成本,又能把日本更深地绑在自己的亚太战略战车上,相当于在东亚安了个“军火中转站”。 但日本的小算盘打得更精,借着给美国供货的由头,既能让国内军工企业活起来,又能名正言顺地突破战后束缚,一步步把“军事正常化”从口号变成现实。这分明是借船出海,给自己的军事扩张铺路。 别以为三菱重工只靠老本吃饭,它现在的技术储备早不是二战时候的水平了。神户造船厂一边造潜艇,一边还在搞核动力机组,已经建了23台核电机组,要是哪天突破限制,把潜艇技术和核动力技术一结合,核潜艇分分钟就能造出来。航空部门更是常年和美国合作,从组装F-35战斗机到研发自己的隐身战机,技术积累一直在偷偷进行,这些都不是表面上的“民用企业”能掩盖的。 这单导弹出口就像个信号弹,暴露了日本藏不住的军事野心。从2023年修改规定铺路,到2025年拿出实际动作,再把三菱重工这种有侵略前科的企业推到台前,日本正在一步步撕掉“和平宪法”的伪装。当年它靠着强大的军工能力给亚洲带来灾难,现在又在重复同样的老路,这种危险动向谁都不能掉以轻心。 美国看似是买家,实则是在纵容日本的军事扩张;三菱重工看似是生产商,实则是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推手。这事儿给亚太各国提了个醒,和平从来不是靠别人的承诺维系的,日本这种“寓军于民”的模式,加上不断突破限制的操作,迟早会成为地区安全的隐患。毕竟历史已经证明,把武器交给有侵略前科的国家和企业,就等于给世界埋下一颗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