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高市早苗的口号: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必为战争负责”,这是一张精心包装的“幻想”免罪

高市早苗的口号: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必为战争负责”,这是一张精心包装的“幻想”免罪符:既迎合了年轻一代“罪不在我”的轻松感,又为右翼继续否认侵略史铺平道路。 她在1995年国会听证时就公开说,“我本人不是战争当事人,没有任何需要反省的要求”; 此后更把参拜靖国神社、推翻“自虐史观”当成政治招牌,甚至扬言日本“无需再为二战道歉”。 “战后无罪”口号,眼下在日本年轻人里简直像免死金牌:不用背历史、不用道歉、还能把民族主义当潮流。 最新民调给她撑腰:共同社11月15-16日电话调查,内阁支持率冲到69.9%,一个月蹿升5.5个百分点;朝日新闻也给69%,不支持只剩16%。 更扎眼的是30岁以下群体:80%以上给她点赞,比全国均值还高出一截。 日本年轻人为什么吃这一套? 第一,经济低迷、疫情消耗让他们对“旧账”毫无耐心,高市一句“向前看”直接给历史按下清零键; 第二,TikTok、YouTube上“中国威胁”短视频狂轰滥炸,48.8%的18-29岁受访者赞成“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比中老年的极右翼群体还激进。 第三,她把扩军包装成“给年轻人发枪、发岗位”——60%以上支持追加防卫费,等于把战争准备说成就业刺激。 这套话术利用的是日本社会两种心理: 一是“绵延史观”下的代际断层——年轻人天然觉得祖父辈的孽与自己无关; 二是“和平疲劳”后的逃避——经济低迷、社会僵化,右翼顺势把历史责任说成“外部强加的赎罪枷锁”。 本该由全体国民共同承担的“战后责任”被偷换成“零责任”,再配合修宪、扩军、介入台海等操作,既转移国内矛盾,又给军国主义复活开闸。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二战观出了很大的问题,历史责任被滤镜磨皮成热血滤镜。 高市早苗看准这一点:只要把“无罪”卖给新生代,就能把修宪、征兵、再武装一路绿灯。 实际上,日本民众并不无辜,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正在为下一场战争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