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如果不是德国媒体将事实公开,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被蒙在鼓里。德国媒体发表文章,认

如果不是德国媒体将事实公开,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国人被蒙在鼓里。德国媒体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科学家虽然只有一名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中国科学领域却是欧洲学习的对象。 诺贝尔奖颁奖季一到,国内总有人把本土科学家获奖少当成科技落后的证据。屠呦呦2015年拿下生理学或医学奖,到现在仍是唯一一位本土获奖者,这事儿被反复提起,好像奖项少就等于实力弱。可真实情况呢?奥地利《标准报》最近一篇评论直言不讳:诺贝尔奖往往表彰几十年前的发现,它反映的是过去的科研格局,不是当下实力。   中国2024年科技论文数量接近90万篇,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这让许多人猛然醒悟。如果不是欧洲媒体把数据摆出来,恐怕还有不少人继续盯着奖项名单叹气。文章强调,中国科研正处于爆发期,诺奖迟早会追上,但现在欧洲已经在用行动证明,谁值得学习。   欧洲国家学中国,最直接体现在新能源车和家电领域。大众集团投入巨资改造生产线,宝马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就是为了更快跟上中国电动车迭代速度。挪威市场,比亚迪车型销量占比已超一成,当地用户开着这些车,感受到电池管理和智能系统的优势。柏林IFA展会,中国品牌展台总是最热闹,海信116英寸RGB-Mini LED电视亮度高、省电效果好,欧洲经销商现场下单。   追觅扫地机器人产品线丰富,吸引大批观众围观。5G基础设施上,欧洲多个国家网络离不开中国设备,信号稳定、覆盖广。光伏领域,中国组件占德国新增装机很大份额,屋顶光伏发电让不少家庭一年多赚电费,能源部门公开承认,没有中国产品,碳中和目标至少延后几年。这些合作和市场表现,都源于中国在应用技术上的积累,欧洲同行看在眼里,只能主动上门取经。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科技实力从来不是奖项说了算,而是看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发展。中国走自主创新道路,注重成果转化,已在全球多个领域占据领先位置。国人完全有理由自信,继续加大投入,深化国际合作,中国科技必将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