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个人拙见,中国这次要与高市早苗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算总账,彻底浇灭他们“台湾有事

个人拙见,中国这次要与高市早苗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算总账,彻底浇灭他们“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嚣张气焰。这场斗争持续越久,越会成为中国彻底改造日本对华认知的决定性一役。也许历史回过头来看,会发现高市早苗代表了日本对华旧认知的最后堡垒,摧毁这个堡垒将是日本重新认识中国的转折点。 高市早苗最近是越来越跳脱,作为日本首相,不好好琢磨怎么解决国内的少子化和经济停滞问题,反倒把“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挂在嘴边。这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往中国的红线里踩。 中国这回铁了心要跟她代表的日本右翼算总账,不是一时上头,而是要借着这场较量,彻底把日本对华认知里的那些歪念头给掰正过来,毕竟老这么揣着糊涂装明白,早晚得酿成大麻烦。 日本右翼的嚣张,说白了是揣着两本账在过日子。一本是美国给的“安全账”,觉得抱住了美国的大腿,有《美日安保条约》当护身符,再加点F-35战机和宙斯盾舰的装备,就敢在台海问题上指手画脚。2025年以来,美国拉着日本搞了好几次联合军演,把航母开到日本海晃悠,给足了日本右翼“壮胆药”。 另一本是自己骗自己的“经济账”,总觉得日本制造业底子厚,就算跟中国闹僵,也能靠东南亚市场补回来。可他们忘了,账本得看真金白银的往来,不是靠嘴硬就能做平的。 中国这边早就把账算得明明白白,反制起来精准又有力。2025年下半年,中国调整了稀土出口配额,日本的半导体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立刻慌了神,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加工品,这可不是短期内能找到替代来源的。 更让日本农业界坐不住的是,中国对部分化肥出口的规范管理,直接让日本稻农面临肥料断供的风险。要知道,日本的大米种植面积里,有六成以上依赖中国的复合化肥,真断了供,明年的收成都是问题。 这些实打实的影响,已经让日本内部炸开了锅。2025年11月16日,日本网络大V西村博之发了篇帖子,直接把右翼的“狂欢”泼了盆冷水。这位在帖子里列的数据图表看得人触目惊心:一旦中国产业链断供,日本不仅高科技产业停摆,连餐饮、住宿这些民生行业都得跟着遭殃。 这篇帖子180万的浏览量、1.5万的点赞量,说明日本民众早就不是傻子,右翼喊的口号再响亮,也抵不过“饭碗要保不住”的现实。1200多条跟帖里,有餐厅老板说中国游客少了一半,有农民担心明年的化肥,理性的声音正在压过狂热的情绪。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为了搞对抗,而是要让日本看清楚利害关系。2025年10月,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开展的环台军演,特意公布了日本自卫队舰艇跟踪的画面——不是要炫耀武力,而是明确告诉日本:你的所谓“安保关切”,在绝对实力面前根本站不住脚。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保持与日本工商界的沟通,2025年上半年中日贸易额仍有2200亿美元,这就是在传递信号:合作有红利,对抗有代价,选择权在日本自己手里。 高市早苗们该明白,时代早就变了。1931年的侵略老路走不通,2025年还想靠挑唆分裂来刷存在感,更是自寻死路。 日本40%的汽车出口依赖中国市场,70%的稀土依赖中国供应,这些数字不是空话,是绑在日本经济上的“安全带”,而开关就握在自己手里。现在日本国内的务实派已经站出来发声,西村博之的帖子就是证明——普通民众要的是安稳日子,不是右翼政客的政治秀。 这场较量越深入,日本就越能看清真相:美国画的“安保大饼”不能当饭吃,中国断的供应链却能真要命。等日本右翼把“对抗中国”的成本算透,把“台湾是中国内政”的常识记牢,这场认知改造就算真正见效。 到时候高市早苗们再开口,恐怕就不会再把“台湾有事”挂在嘴边,而是会琢磨怎么把中日合作的账算明白。毕竟,谁也不会跟自己的饭碗过不去,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