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康志豪朱磊朱京叶
11月20日,在平顶山市叶县叶邑镇李公甫村,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日活动热闹开展。

来自叶县检察院的党员干警们与村委会成员、党员代表齐聚晒谷场,围绕一起邻里纠纷展开调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法理到情理,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工作,最终促使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这一幕,正是叶县检察院与李公甫村“点对点”结对共建的生动写照,也是该院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基层矛盾纠纷法治化实质性化解的鲜活实践。
近年来,该院坚持党建作“针”,业务为“线”,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化解基层矛盾的关键抓手。通过“点对点”结对共建,全年开展“普法进乡村”“前端化解”活动13次,把主题党日直接开在村里晒谷场、文化室,邀请乡镇、村委会、党员代表一起调解,让矛盾在村里就地化解。
“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不仅拉近了检察机关与群众的距离,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叶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亚锋说。

为拓宽矛盾纠纷化解渠道,该院依托与县人大常委会联动创设的“代表联络+检察”共联机制,创新推行“上门听证+现场普法”模式,将公开听证的44起案件开进全县多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听证+调解”工作机制,围绕“案结事了人和”的目标,充分借助听证员、侦查人员、值班律师等多方力量,在听证过程中做好释法说理工作。
同时,探索多元多层次矛盾纠纷化解方法,积极促成轻伤害案件双方达成刑事和解,依法妥善处理涉如法定刑较低且无恶劣情节的交通肇事、亲友或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提前介入化解矛盾。
在沟通联络方面,该院利用两会召开时间节点,人大代表双月进站等活动,选派党员干警现场征集人大代表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主动将两会代表建议议案转化为检察机关办案线索来源。通过“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回访”机制,积极吸纳意见建议、及时主动反馈办理结果。积极落实人大代表关于加快轻微案件办理速度的建议,探索出了一套兼顾“公正与效率”“治罪与治理”的繁简分流模式。
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25件,其中简案506件,占比80.7%,简案平均办案期限缩短至10.7天,同比缩短7.5天,构建了用25%的检力量办理同期所受理总数约50%的案件,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让公平正义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