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红薯“出圈”助增收! 鹤壁钜桥镇以产业振兴绘就乡村新图景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谷武民通讯员张娇龙

近日,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岗坡村的饮马泉薯业专业合作社红薯种植基地里,一派丰收盛景。轰鸣的农机穿梭田间,翻起的泥土中,一个个饱满鲜红的红薯扎堆“露头”,村民们忙着捡拾、装袋、搬运,田间地头满是欢声笑语。

村民正忙着采收成熟的红薯

作为钜桥镇重点扶持的特色种植产业标杆,饮马泉薯业专业合作社不仅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更成为当地农业转型升级、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生动注脚。近年来,钜桥镇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下,合作社逐步形成育苗、种植、回收、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成为行业龙头。

“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孩子,一天还能挣一百多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该镇岗坡村村民王大娘一边麻利地分拣红薯,一边笑着分享增收喜悦。据了解,合作社创新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效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稳定就业岗位,像王大娘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让群众务工、顾家两不误。

依托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合作社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如今,饮马泉合作社已吸纳332户社员,与4家农科院长期合作,成功培育9个红薯新品种。在河南、河北、安徽等多地建成17个脱毒育苗基地,3230座繁育大棚年供应优质薯苗超4亿株,服务种植面积达十余万亩。在岗坡村基地,400座标准化育苗大棚整齐排列,占地近450亩,见证着红薯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红薯香甜,日子红火。饮马泉合作社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推广种植技术、保障产品回收,实现了“产业有发展、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多赢局面,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正书写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