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美国要求泽连斯基360度全面投降,普京恐怕也没想到会有这种好事! 这事儿啊,得从10月底说起,在迈阿密有一场秘密的闭门磋商,特朗普任命的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花了三天时间把核心条款给敲定了。 可奇怪的是,作为这场冲突主角的乌克兰,还有它的欧洲盟友,全程都没被邀请参加谈判,一直到11月19号消息漏出来了,大家才看到这份被乌克兰高官骂成“投降协议”的全貌。 这协议里说啥呢?要乌克兰把整个顿巴斯地区都割让出去,还得承认克里米亚的主权归俄罗斯,军队得从80万裁减到40万,不能部署远程武器,也不能让外国军队驻扎,甚至还得承认俄语是官方语言。 协议曝光那天,俄罗斯股市一下子就涨了3%,可克里姆林宫却表现得特别淡定,佩斯科夫轻飘飘地说这些条款“没啥新意”。 为啥他们这么有底气呢?原来战场上有优势啊,俄军刚打进了战略重镇波克罗夫斯克,还袭击了捷尔诺波尔,造成了25人死亡,前线一直往前推进,谈判桌上自然就有底气了,不过普京心里也清楚,这份“大礼”背后有不确定性。 特朗普政府的态度老是变来变去,一会儿说要帮乌克兰打赢,一会儿又要强制停火,8月阿拉斯加“特普会”啥结果都没有,这事儿还历历在目呢。 泽连斯基现在可太难了,比外面看到的还要复杂得多,就在美军代表团突然到基辅的前一天,他还在土耳其和埃尔多安会谈,一个劲儿强调“得有尊严地和平”。 结果一转头,就收到“要么接受条款,要么就失去援助”的最后通牒,美国可是乌克兰最大的援助国,给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占它外援总量的60%多呢。 要是美国断了援助,对泽连斯基来说就像头上悬着一把剑,随时可能掉下来,更倒霉的是,国内能源腐败丑闻越闹越大,反对派趁机搞了个反泽连斯基运动,内忧外患的,这位战时总统的执政根基都快不稳了。 欧洲那些盟友的反应也特别荒唐,法国外长巴罗气呼呼地骂“和平绝不能是投降”,德国总理办公室也明确反对割让领土。 可白宫官员直接说“欧洲的意见不重要”,这下他们的抗议也没啥用了,欧洲这下可尴尬了,陷入了集体焦虑,欧盟给乌克兰的援助都超过5000亿欧元了,要是接受这个协议,之前投进去的钱就都打水漂了,还可能把战后的安全秩序给打破了。 要是不接受,又怕得罪美国,毕竟自己的安全命脉还在美国手里呢,德国《图片报》说欧洲“瑟瑟发抖”,这形容得可太贴切了。 其实啊,像这种“大国拿小国做交易”的事儿,历史上可不少,就说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吧,英国、法国为了自己能得点短暂的和平,就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给牺牲了,结果后来成了二战的导火索。 还有1975年的《赫尔辛基协定》,虽然推动了冷战缓和,但也默认了苏联对东欧的控制,给后面的地缘动荡埋下了隐患。 这些例子都说明,第三方强加的“和平”,因为没有正义的根基,最后肯定得崩塌,就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杨希雨说的,真正的和平得是冲突双方自己商量出来的,不能靠霸权国家在那儿利益交换。 我个人觉得啊,靠霸权交易根本换不来真正的和平,这个“迈阿密框架”,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把“交易思维”用到外交上了,特别危险。 特朗普写过《交易的艺术》,里面说“扩大选择范围掌握主动权”,他估计是把俄乌冲突当成选举前的政绩筹码了。 美国给乌克兰援助了7000亿美元,国内好多人都不想打了,所以“促成停火”就成了他最直接能捞到政治好处的事儿,可他把别的国家主权当成交易的东西,这早就违背了和平的本质。 和平的核心可不是“结束战争”这个形式,而是“实现正义”这个内核,俄乌冲突都造成乌克兰超过10万人死了,4000万民众没地方住,经济损失高达1.5万亿美元,这么多家庭都破碎了。 这时候让受害者割让领土、裁减军备,这不是在人家伤口上撒盐吗,《联合国宪章》里说的“领土完整不可侵犯”,就是为了防止侵略行为被合法化,可“迈阿密框架”里的条款,明显就是在挑战这个原则。 普京虽然表面上“谨慎乐观”,其实心里对协议能不能长久也有疑虑,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老是变,年初还说帮乌克兰赢回所有领土呢,不到一年就让人家让步,这态度变得也太快了,说明他政策没啥战略连贯性。 而且乌克兰国内抵抗的意志可强了,基辅街头抗议的标语,社交平台上8000万阅读量的反妥协话题,都说明任何“被迫签的协议”都很难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没有老百姓支持的和平协议,早晚得被历史给冲垮。 欧洲现在特别被动,这也值得咱们好好想想,欧洲长期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都丧失了战略自主的能力,就算知道这个协议可能危及自己的安全,也很难发出有分量的反对声音。 (信息来源:闽南网--美俄密谈被曝“重大突破”,俄方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