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23年,非洲肯尼亚,一名白人女子在郊外水坑里洗澡。她皮肤白皙光滑,用刷子悠闲

1923年,非洲肯尼亚,一名白人女子在郊外水坑里洗澡。她皮肤白皙光滑,用刷子悠闲的搓着澡,旁边为她更衣的土著人,小心翼翼的伺候在她身旁。 1923年的肯尼亚,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是当时欧洲贵族和冒险家的“游乐场”。他们管那片高地叫“快乐谷”,成天打猎、开派对,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 而这张照片里的女人,无疑就是那个体系金字塔尖上的一员。她可能是一位探险家,也可能是一位纪录片记者,就像参考资料里提到的。但无论她的职业是什么,她的肤色和身份,让她在这里拥有了近乎绝对的权力。 你看她那个姿态,悠闲地用刷子搓着澡。她不怕吗?在野外,在一个简陋的水坑里?她不怕。因为她周围有“人墙”。那些土著人,既是她的仆人,也是她的“安全保障”。 再看那些土著人。资料里说,他们“充满好奇,又带着一丝敬畏”。 朋友们,这种“敬畏”可不是对什么仙女下凡的崇拜。那是在殖民统治下,一种被规训出来的、对权力的绝对服从。他们是被边缘化的人,站在自己祖祖辈辈的土地上,却像外人一样,伺候着一个“外来者”洗澡。 这个水坑,很可能本是他们村落的水源地。现在,它成了这位白人女士的私人浴盆。她对这片土地的“占有欲”,就通过这个极其私密的“洗澡”行为,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张照片,就像一个历史的切片。它把1920年代肯尼亚的矛盾,全都定格了。 当时,英国殖民者强行在肯尼亚推行“白人高地”政策,把最肥沃的土地划给白人定居者,而把本地的基库尤人等部族赶到贫瘠的“保留地”。 所以,那个白人女子能在郊外“悠闲”洗澡,是因为这片土地已经被她的同胞“占领”了。而那些土著人之所以“小心翼翼”,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只能依附于这些新的主人,换取一点点微薄的生计。 他们被剥夺了土地,也被剥夺了尊严。 然而,历史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 就在这张照片拍摄的13年后,也就是1936年,一个男孩在肯尼亚这片土地上出生了。他叫巴拉克奥巴马,也就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父亲。 老奥巴马,他的人生就是对这张1923年照片的“反转”和“回应”。 他就是那些站在水坑边、皮肤黝黑的土著人中的一员。他成长的环境,就是照片里那个等级森严、白人至上的殖民地肯尼亚。按照1923年的“剧本”,他这辈子最好的出路,也许就是给某个白人庄园主当个管家。 但老奥巴马不一样。他聪明,极具魅力,靠着自己的努力,硬是从那个小山村里“杀”了出去。他拿到了奖学金,成了第一个去美国留学的肯尼亚人。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更有戏剧性了。 他去了哪里?去了“宗主国”的心脏地带——美国。 他做了什么?他做了在1923年肯尼亚,那些土著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让白人女性爱上了他。而且是两个。 第一个,就是奥巴马总统的母亲,安邓纳姆(Ann Dunham)。一个18岁的美国白人女孩,皮肤白得发光,是那种典型的“白富美”。在1960年代的美国,跨种族婚姻在很多州还是非法的,但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这个来自肯尼亚的黑人学生,还生下了奥巴马。 第二个,是他在哈佛认识的白人姑娘,露丝贝克。露丝也是个高材生,不顾家人反对,跟着老奥巴马私奔,甚至跟他回了肯尼亚。 你把这两件事并排放在一起看: 1923年,肯尼亚,一个白人女性在水坑里洗澡,黑人男性在旁边恭敬地伺候。这是权力的展示。 1961年,美国,一个来自肯尼亚的黑人男性,娶了一个美国白人女性。这是对旧权力的颠覆。 老奥巴马这个人,私德上毛病一大堆,他的人生最后也是个悲剧。但是,你不能否认他这个行为本身所带有的巨大象征意义。 他就像是照片里的那个“土著人”突然“活”了过来,走出了画面,跑到“Memsahib”的家里,娶了她的女儿。 这就是那张1923年照片没有拍到的“续集”。那个被“凝视”的群体,开始了他们的“反击” 时间快进到我们今天。现在我们再看肯尼亚,或者其他非洲国家,“白人”和“黑人”的互动,又有了新的故事。 在1923年的照片里,白人去那里,是去“索取”和“享受”的。她在那洗澡,享受着本地人的伺候,她可能觉得这是“文明”带给“野蛮”的秩序。 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非洲,是去“给予”和“服务”。 我看到一个资料,讲到一个叫“女孩日”的公益项目。它的创办人,最早就是在肯尼亚做义工时,发现当地女孩因为生理期贫困而失学。于是她发明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生理包,帮助她们重返课堂。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姿态”。 从1923年在水坑里被伺候,到几十年后去解决当地女孩的生理期问题。这两种行为,背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前者是“殖民”,是居高临下的“占有”;后者是“公益”,是平视的“帮助”。 那张照片里的水坑,早就干涸了。但它激起的涟漪,直到今天还在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