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牛洁通讯员周利娟

晨光微熹,郑州市二七区祥云路小学二年级三班教室的门总会准时被轻轻推开。因冠霖老师第一个走进教室,将自己的小课桌稳稳放在教室后排——这方不足一平方米的角落,既是她批改作业的“工作台”,也是观察孩子们成长的“瞭望台”。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她的目光便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群叽叽喳喳的小不点,这一守,就是七个春秋。

七年前,怀揣着对教育的赤诚与党员的初心,因冠霖走上了三尺讲台。刚刚送走毕业班,接手现在这个班级时,眼前的景象曾让她满心焦灼、倍感牵绊:班里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经常三五成群嬉笑互动,活力满溢;课堂上专注力易分散,难以快速沉下心投入学习;作业本字迹带着孩童随性,工整度不足;班级氛围热闹鲜活,只是集体秩序感尚需引导培养。看着孩子们懵懂又带着些许叛逆的眼神,这位年轻的党员教师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群孩子,让每个小树苗都茁壮成长。”

从那天起,教室后排的小课桌成了她的“固定岗”。上课时,她站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授语文知识,目光却不时扫过每个孩子的脸庞;下课后,她便坐在小课桌前,一边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一边随时留意孩子们的课间动态,随手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点滴表现——“小明今天主动帮同学捡文具了”“小红上课举手次数变多了”“小刚的生字书写有进步”。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是她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成长方案的依据,更是一位党员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
面对调皮的孩子,她从不用严厉的批评,而是像春雨润物般耐心引导。她为每个孩子建立“成长档案”,根据性格特点制定专属培养计划:给活泼好动的孩子分配“纪律小卫士”的任务,让他们在约束中学会自律;给内向害羞的孩子创造展示机会,让他们在鼓励中建立自信;给学习困难的孩子额外辅导,让他们在进步中感受成就感。每天放学后,她总会留一会儿,和孩子们一对一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解答他们的困惑,那些温柔的话语,像一束束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

为了让班级更有凝聚力,她精心策划了一场场主题活动:“我是班级小主人”让孩子们学会责任担当,“微笑演说家比赛”让孩子们绽放语言魅力。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渐渐变了:课堂上,他们坐姿端正、积极发言;课间里,他们互帮互助、文明有礼;班级里,处处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氛围。昔日尚在蓄力的班级,而今已然锐变,稳步成长,渐显风采,这背后,是她无数个日夜的默默付出。
作为一名年轻的妈妈,她对自己两岁的孩子充满愧疚。多少次,孩子哭着要妈妈,她却只能在电话里匆匆安抚;多少个夜晚,她哄睡孩子后,又悄悄爬起来准备教案、批改作业。但当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听到他们一声声稚嫩的“老师好”,她便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她说:“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一名教师,孩子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冠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故事。教室后排的小课桌依旧摆放整齐,她的身影依旧穿梭在孩子们中间,用初心浇灌童心,用爱心培育新苗,让党旗在三尺讲台上高高飘扬,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