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物业服务协会发布倡议
降低小区电动车充电费服务费不超基础电费
运城晚报讯(记者陶登肖)11月20日,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运城市物业服务协会及部分电动自行车充电经营单位,共同召开降低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费倡议会,正式发布相关倡议,旨在通过多方协同让利,破解充电服务费偏高难题,引导居民规范使用户外集中充电设施,从源头杜绝消防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其充电安全与费用高低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据调查,运城部分小区充电服务费偏高,既增加了居民生活成本,也挫伤了大家使用户外集中充电设施的积极性,导致“飞线充电”、电池“进楼入户”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与电动自行车安全全链条整治工作要求相悖。此次倡议的出台,正是回应民生关切、守住安全底线的关键举措。
倡议明确了住宅小区管理方与充电设施经营单位的责任清单。
对物业、业委会等管理方,倡导秉持“服务业主、让利于民”宗旨,免收场地租赁费、不参与充电收入分成,签订五年及以上长期合作协议,通过成本管控为降费释放空间;
对充电运营企业,要求坚守合规经营底线,杜绝价格欺诈、串通涨价等行为,主动降低服务费(倡议最高不超过充电电费),严格执行“价费分离”和明码标价制度,清晰公示计费标准与费用构成,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降低充电服务费不是简单的价格调整,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民生工程,更是筑牢社区安全防线的关键举措。”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倡议会上表示,降低户外充电价格门槛,本质上是提高社区安全门槛,同时也能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充电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确保倡议落地见效,相关部门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强政策指导与市场监管,对拒不整改、价格违法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市物业服务协会将发挥桥梁作用,推动会员单位积极落实;同时鼓励市民与媒体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此次倡议得到现场参会单位积极响应。不少物业企业与充电运营商表示,将迅速落实倡议要求,优化合作模式、调整收费标准,让利于民。市民纷纷点赞,认为这一举措既减轻了日常负担,又能推动安全充电习惯养成,让小区充电桩真正成为“放心桩”“暖心桩”。
下一步,我市将以此次倡议为抓手,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服务规范化、惠民化,通过多方携手共治,营造收费合理、服务优质、安全便捷的充电环境,为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推动城市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民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