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失踪已久的彭加木“现身”美国,华国锋严令三军:不惜一切找到他。 1980年6月17日清晨,新疆罗布泊库木库都克附近,一张简单纸条震惊全国:“我向东去找水井。请转告汪副队长,谢谢!彭。6月17日10时30分。”写下这行字的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从此消失在茫茫黄沙中。三个月后,太平洋对岸突然传来消息:有人在美国华盛顿餐厅见到活着的彭加木。这到底是奇迹,还是别有用心? 彭加木同志1925年生于广东番禺,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新中国成立后,他投身植物病毒研究,为农业生产作出贡献。1956年,他主动放弃去莫斯科深造机会,申请调往新疆,将名字改为“加木”,立志为边疆添砖加瓦。此后二十多年,他十五次进疆考察,足迹遍布天山南北。1964年和1979年两次带队进入罗布泊地区,发现钾盐矿床和多种稀有元素,为国家资源勘探提供重要资料。 1980年5月,彭加木任队长,率十一名队员组成罗布泊综合科考队,从米兰农场出发,首次由北向南纵贯罗布泊湖盆。队伍克服高温缺水困难,采集大量矿物、生物和化石标本。6月中旬,补给耗尽,队伍向驻军求援。6月17日上午,彭加木留下纸条后独自向东寻找水源,从此下落不明。 消息传到北京,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华国锋同志6月23日明确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寻找彭加木。部队立即行动,出动多架飞机和上千名官兵,四次大规模搜寻,覆盖数千平方公里,却始终没有发现踪迹。 失踪八十多天后,1980年9月,一封寄自美国的信突然出现。寄信人自称周光磊,声称9月14日晚在华盛顿一家餐厅见到彭加木与两名外国人同桌用餐,上前招呼时对方避开。这封信很快被境外媒体炒作,个别报纸大肆渲染,造成不良影响。中央获悉后,华国锋同志再次要求动用陆海空三军继续全力查找,同时指示有关部门迅速核实。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中国驻美使馆联系信中提到的所有人,均否认见过周光磊或该场景;彭加木同志夫人夏叔芳明确表示,从未听说过此人,信中姓名拼写也出错;寄信地址根本不存在,周光磊其人查无记录。1980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通稿,郑重澄清:所谓在美国见到彭加木纯属捏造谣言。 此后,国家从未停止寻找。1980年底又组织第四次搜寻,动用数十辆车、近百人,坚持四十多天。进入新世纪后,2005年、2006年、2007年先后在失踪点附近发现几具遗骸,经科学比对均非彭加木同志。 彭加木同志虽然没有找到,但他的科学贡献实实在在:罗布泊钾盐和稀土资源勘探,正是从他当年采集的标本起步。他的事迹教育了几代人。1981年新疆党委号召学习彭加木同志革命精神,198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2009年他入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广州建起彭加木纪念公园,塑像矗立,激励青年为社会主义建设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