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莫迪今晚可能要睡不着了, 不是因为他最近又要忙了, 也不仅仅是因为自家战机坠

莫迪今晚可能要睡不着了, 不是因为他最近又要忙了, 也不仅仅是因为自家战机坠毁了,而是因为又损失了一名飞行员。 无论是对于哪个国家来说,飞行员都极其重要,而且他们的培训费用和各项成本都非常的高,可以说一个飞行员非常的珍贵。 这名牺牲的飞行员名叫阿贾伊·库马尔,今年32岁,从18岁考入印度空军学院起,在蓝天领域摸爬滚打了14年,光是基础飞行培训就耗了3年,后续进阶训练、机型适配练习又花了5年,算上日常模拟演练、体能维持的开销,印度军方为培养他投入的资金超200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近1.5亿元,这样的成本远超一架普通战机的造价,可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的。 阿贾伊·库马尔不是新人,此前驾驶过米格-21、光辉战机等多款机型,累计飞行时长超1200小时,还曾在印度边境防空任务中多次执行巡逻任务,去年还因完成紧急备降任务获过军方表彰,算是印度空军里经验扎实的骨干飞行员,他的牺牲不只是少了一名能上战场的战士,更断了印度空军一处重要的飞行技术传承纽带,毕竟这类资深飞行员还要承担新人带教工作,他走后,原本跟着他学习的3名年轻学员只能临时更换导师,培训进度至少要滞后3个月。 更让莫迪头疼的是,这已经不是印度今年第一次出现战机坠毁、飞行员伤亡的情况了,年初2月,一架米格-27战机在训练时突发机械故障坠毁,飞行员跳伞失败当场牺牲;4月,两架幻影2000战机执行编队训练任务时相撞,两名飞行员一死一伤;加上这次,短短10个月里印度空军已损失4名飞行员,坠毁战机数量达5架,每一次事故都要耗费巨额资金善后,还要面临民众对空军装备安全性、训练科学性的质疑。 印度民众本就对军方装备老旧问题颇有不满,这次牺牲的阿贾伊·库马尔驾驶的是米格-21战机,这款战机早已是超期服役状态,印度空军目前仍在使用的米格-21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零件老化严重,近5年来因零件故障导致的坠毁事故占比超60%,民众多次呼吁军方淘汰老旧机型,可印度自研的光辉战机产能不足,每年仅能交付8-10架,远远跟不上老旧战机退役的速度,只能硬着头皮让旧战机继续服役,这次事故后,不少民众在社交平台发声,指责莫迪政府对空军装备更新不上心,把飞行员的生命当赌注,相关舆论已经发酵,对莫迪政府的支持率也造成了轻微影响。 飞行员的稀缺性不止体现在培训成本上,还在于选拔门槛极高,印度空军每年招收飞行员时,要经过体能测试、心理评估、理论考核、初教机试驾等8轮筛选,报名者通过率不足3%,即便通过选拔,后续培训中还会有近一半人因达不到标准被淘汰,能坚持到正式服役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而且飞行员服役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边境巡逻、紧急任务、高强度训练连轴转,身体和心理都要承受极大负荷,阿贾伊·库马尔的家人接受采访时说,他近半年来几乎没怎么休息,前阵子还因连续执行边境巡逻任务累得发烧,刚休养一周就接到训练指令,家人多次劝他申请调休,他却总说空军缺人,自己多扛点不算什么,没想到这次出任务就没再回来,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印度空军飞行员缺口本就达1500人左右,资深飞行员的牺牲只会让缺口进一步扩大,后续招新和培训压力也会翻倍。 莫迪政府现在一边要处理飞行员牺牲的善后事宜,安抚家属情绪,一边要应对民众舆论,还要想办法解决空军装备老旧、飞行员短缺的问题,每一件事都棘手难办。 装备更新需要大量资金,印度今年军费预算虽有提升,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导弹研发和航母建设上,分给空军更新装备的资金有限,短期内很难淘汰大量老旧战机;飞行员培养周期长,就算现在加大招新力度,要补齐缺口至少需要5年时间,短期内根本无法缓解人员紧张的现状。 更关键的是,频繁的战机坠毁事故还会打击空军内部士气,不少年轻飞行员出现抵触情绪,担心自己驾驶老旧战机执行任务会出危险,训练积极性明显下降,这对印度空军的战斗力也造成了隐性影响。 国防力量的建设从来不是靠硬撑就能做好的,飞行员是空军的核心力量,装备是飞行员的安全保障,忽视任何一方都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印度空军当前的困境,本质上是装备更新滞后、资源分配不合理、训练安排不科学导致的,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后续可能还会出现类似的事故,既损失珍贵的人才,又消耗大量资金,还会引发民众不满。 保护好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及时更新老旧装备,合理规划培训和任务安排,才是提升空军实力、稳住民众信任的关键。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