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本带利,美方要中国赔1700亿,英伟达市值暴跌,特朗普一反常态 这两天,中美关系突然又被推上风口浪尖。一边是美国密苏里州总检察长高调旧事重提,想让中国“连本带利”赔上1700亿元人民币,一边是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因为对华芯片业务受限,市值直接暴跌得让股民心里拔凉。 偏偏在这种节骨眼上,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没有像以前那样“喊打喊杀”,反而一反常态地保持沉默。表面上看是闹剧,其实背后各有算盘,中美博弈的复杂和微妙全在这些细节里。 说起密苏里州的“1700亿元人民币索赔案”,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怎么又来了? 其实这事早在2022年就有了苗头,当时新冠疫情让全球措手不及,密苏里州总检察长哈纳威就带头起诉中国,理由是疫情造成了他们的损失。 说白了,这套说辞既没有国际法支撑,也不符合基本逻辑,但美国个别地方政府偏要玩“长臂管辖”,自说自话地折腾。 到了2025年3月,联邦法院还真判了个“胜诉”,要求赔偿240亿美元及利息合计约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700亿元左右。但这种判决在国际社会里根本不认账,对中国也无任何约束力,充其量就是一场政治作秀。 这次闹剧之所以又被翻出来,时间点很耐人寻味。眼下中美高层会谈气氛不错,特朗普政府刚刚对外放出“合作有利于美国”的表态,可哈纳威偏偏这时跳出来,明面上是要“为美国讨说法”,实际上是给白宫添堵。 哈纳威本就是共和党建制派的典型代表,这种操作更像是借着中美关系好转给特朗普政府难堪,也是美国政治内部路线博弈的缩影。 美国媒体也直言,这一套不是为了真要钱,纯粹是“政治表演”,用中国当靶子来积累个人政治资本。 中国这边的态度一直很清楚:主权国家有豁免权,抗疫政策属于内政。国际法专家看得透,这种“长臂管辖”说到底是美国一贯的霸道逻辑,国际社会根本不买账。 据媒体报道称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政治闹剧”,没有任何法律基础。类似的闹剧这些年其实不少见,但每次都被现实打脸。 和密苏里州的闹剧比起来,英伟达的市值暴跌才是真正让人“肉疼”的大事。 最近,英伟达因为对华芯片业务受限,股价出现显著下跌,市值大幅缩水。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及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本季度对华芯片销售额远低于预期,仅为5000万美元,与此前乐观预测的年贡献500亿美元收入相去甚远。 中国市场的开拓不顺让英伟达压力山大,股东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账面缩水。 中国AI芯片市场有多大?市场曾预测其规模潜力可观,英伟达的损失不仅仅是订单,还有未来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美国媒体都说,英伟达是美对华科技打压下的“活教材”。近几年,不只芯片,农产品、消费品、汽车,几乎所有跟中国有生意的美国企业都感受到了“脱钩”带来的阵痛。 供应链卡壳,订单缩水,很多美国企业原本指望中国市场“回血”,现在反而被自己国家的政策卡住了脖子。说穿了,这种对抗政策和美国企业界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时候,特朗普的反应成了最大的看点。过去,他一说起中国就“火力全开”,这回密苏里州闹得沸沸扬扬,白宫却一言不发。反倒是前阵子,特朗普还公开表态,认为中美合作让美国更强大。 这种反差其实背后有大算盘。现在的美国经济压力大,若中美关系继续恶化,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就业和民生,这对特朗普的执政成绩单可没好处。他比谁都清楚,打压中国虽然能拉拢一部分选票,但经济恢复才是硬道理。 特朗普的沉默,其实是务实的战略选择。美国国内党争激烈,反对派抓住一切机会给白宫添堵,密苏里州这场闹剧正是这种政治内耗的缩影。 特朗普需要在稳定中美关系和安抚国内反对声音之间找平衡。这种困局,已经成了美国政治的常态。一边是企业家们希望多做生意,一边是政客们不断炒作“中国威胁”,互相掣肘,外界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一些政客总把中国当“出气筒”,其实真正该反思的问题还是美国自己。全球化时代,谁也离不开谁,真正的竞争是靠自身本事,而不是一味打压对手。 把中国当成国内政治斗争的“筹码”,只会让美国经济和民众买单。很多美国民众其实也早就看明白了,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从密苏里州的索赔闹剧到英伟达的暴跌,这一连串事件把中美关系的矛盾和现实都摆在了台面上。 政治上的短视和经济上的损失形成了鲜明对比,谁也无法忽视。如今,理性和务实的声音正在慢慢占据上风。特朗普的沉默或许说明,美国的对华策略正在悄悄转弯。 希望美方能放下零和思维,把“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落到实处,这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全世界都在等的答案。 参考资料:黄仁勋:很遗憾!零!零!还是零! 2025-11-21 12:21:44 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