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太原市阳曲县:“车载流动法庭”让便捷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阳曲史称“三晋首邑”,因“河(滹沱河)千里一曲,曲当其阳”而得名,地处山西省中部,太原市北部,位于忻定盆地和晋中盆地之间,是省城太原上风上水的“北大门”、绿色生态的“屏障”。阳曲县地域整体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分布格局。全县辖4镇5乡,共123个行政村。大盂法庭辖阳曲县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及大盂镇、高村乡、杨兴乡一镇两乡,28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辖区面积约69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余人,最远的村庄距离县城62km,特别是西北部山区村落,分布分散、交通不便。这种地理特征导致部分偏远地区的群众前往县城办理诉讼事务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大盂法庭是阳曲县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负责审理辖区内(大盂镇、高村、杨兴乡)民事案件和环境保护类案件。2022年5月,因配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法庭被拆除,拆除后全体搬迁至县法院办公。2023年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57件,2024年238件,截至2025年10月底办结224件。

因管辖区域具有乡村覆盖面广、人口居住分散的特点,传统“坐堂问案”的模式难以完全满足所有群众的司法需求。且所辖地区当事人多为农民,法律知识相对欠缺,诉讼能力较弱,更倾向于通过便捷、易懂的方式解决矛盾,部分案件标的额不大,但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层社会稳定,“小案件”背后是“大民生”。

一启动车载流动法庭

为有效破解上述难题,阳曲县人民法院创新推出了“车载流动法庭”。1.践行司法为民: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让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切实减轻群众诉累。2.服务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司法服务,助力构建和谐稳定的乡村环境。3.深化普法宣传:通过以案说法、现场开庭等形式,将庭审变成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提升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4.就地化解矛盾:深入纠纷发生地,便于调查取证,邀请当地村干部、人民调解员参与,更有利于从根源上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2025年以“枫桥法庭”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了流动法庭工作机制,形成了一套符合阳曲实际,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2025年进村开展法治宣传18场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50人次,现场调查、调解、开庭共32次,对于行动不便的当事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8次,行程460公里,真正打通了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车载法庭工作介绍

车载流动法庭本质上是一个“移动的微型科技法庭”,由一辆专用警车改装,车身印有“流动法庭”醒目标识。车内配置有审判席,可折叠展开的法官、书记员、原告、被告席位。集成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机(现场制作并送达法律文书)、高清摄像头、无人机等。可实现现场立案、现场开庭。

为确保车载流动法庭高效、规范运行,建立并持续优化以下工作机制。

1.预约与派单机制。群众可通过村镇联络点、电话等多种方式预约流动法庭服务。法院根据案件类型、地域、预约时间等信息,统一编制巡回调度计划,精准指派至车载法庭。

2.标准化工作流程。诉前引导:提前了解案情,引导当事人准备材料,并尝试进行先行调解。现场办案:到达指定地点后,规范布置审判区,严格按照庭审规则进行,但氛围可更注重说理与教育。邀请当地“两委”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参与旁听和协助调解。当庭宣判或调解的,现场制作并送达文书;未能当庭解决的,固定争议焦点,纳入后续审理程序。

3.“立审调执”一体化机制。在车上即可完成立案登记;强化巡回审判中的调解工作,力争当场化解;对于有履行内容的调解书或判决书,加强与执行部门的衔接,督促当事人自动履行。

4.法治宣传联动机制。将每次巡回审判都作为一次普法活动,选择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庭审结束后,法官现场接受法律咨询,发放普法资料。

5.考核与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不仅看办案数量,更看重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度、巡回覆盖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保障,确保设备和系统稳定运行。

三车载法庭运行效果

截至2025年10月底,大盂法庭通过车载法庭审理案件5件。车载流动法庭的运行,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

1.提升了司法便民水平。彻底解决了偏远地区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

2.促进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通过“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降低了案件上诉率和信访率,促进了“无讼乡村”建设。

3.增强了民众法治观念。直观的庭审过程是最有效的普法,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知可感,显著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法治氛围。

4.树立了法院良好形象。法官主动下沉、服务群众的作风,拉近了司法与人民的距离,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和人民法院的亲民、为民形象。法官通过走访民情、听民意,依托车载法庭巡回审判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在一次次的上门调解、一场场的田间开庭中,司法变得更具温情,裁判更加贴近民心,切实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5.丰富了基层社会治理手段。车载法庭成为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与行政调解、人民调解等形成合力,构建了多元共治的纠纷解决新格局。

阳曲县大盂法庭的车载流动法庭,是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是科技赋能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它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将固定法庭的规范性与巡回审判的灵活性完美结合,有效回应了基层群众的司法需求,为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