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乌克兰消息! 11月21日,美国向乌克兰发出强硬信号:如果乌方不在11月27日

乌克兰消息! 11月21日,美国向乌克兰发出强硬信号:如果乌方不在11月27日前签署美国提出的结束俄乌冲突的“28点和平计划”,美国将停止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和情报共享。这项计划由特朗普政府起草,要求乌克兰在领土和军事上做出重大让步,以换取美国的安全保障。 这背后,就是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所谓“28点和平计划”。名字听着体面,可内容一摊开,更像是给战败国写的投降条款。乌克兰要拿领土换安全,用主权换喘息,而美国,似乎已经提前算好了账本上的收益。 先看要求:克里米亚、顿巴斯四个地区——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按实际控制线冻结,等于变相承认俄罗斯的占领成果。乌克兰军队被限制在60万人以内,远程打击能力受限,连加入北约的路也被彻底堵死,还要写进宪法,永不再提。更离谱的是,乌克兰还得在100天内举行大选,仿佛和平的前提不是停火,而是政权更迭。 美国开出的“补偿”是什么?安全担保。听起来挺硬气,可细看条款,全是软脚虾。担保有前提,有期限,还有“触发失效”机制。说白了,美国保你不被侵略,但如果你“惹事”了,比如对俄采取反击行动,那这层保护罩立马消失。这不叫安全承诺,叫有条件免责协议。 而最讽刺的部分来了:重建乌克兰的钱,很大一部分要从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里出。目前欧美冻结的俄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计划里说拿出1000亿用于乌克兰重建,欧洲再凑1000亿,剩下的钱呢?不还给俄罗斯,也不全给乌克兰,而是拿来搞“美俄联合投资项目”。美国还要从中拿走乌克兰重建项目50%的利润。 你没看错——美国一边制裁俄罗斯,一边计划着怎么和俄罗斯分钱;一边逼乌克兰割地求和,一边盘算着怎么从乌克兰的废墟里抽成。这哪里是调解人?分明是战后利益分配的总承包商。 过去三年,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累计超过770亿美元,光是“爱国者”防空系统相关的支持就超120亿。就在11月18日,还刚批准了一笔1.05亿美元的军售,用于维护这些系统。可转头就在21号放出风声:不签,就断供。 这说明什么?说明美国清楚地知道,乌军的防空体系、情报网络、远程打击能力,每一样都深深嵌在美国的军事供应链里。断一天,前线就多一分压力;断一周,防线就可能崩盘。这不是援助,是杠杆。而特朗普政府,正把这根杠杆,压在泽连斯基的脖子上。 可问题是,乌克兰能签吗?国内能答应吗? 前线士兵用命换来的每一寸土地,难道要在谈判桌上一句话就抹掉?三年来的牺牲、难民的泪水、城市的废墟,难道就为了换来一个“体面投降”的名头?泽连斯基如果真签了,别说议会通不过,恐怕走上街头的第一个抗议者,就是他自己曾经的支持者。 欧洲那边也炸了锅。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通电话时一致表态:乌克兰的武装力量必须保留自卫能力,接触线不能成为永久边界。法国外长直接说:“和平绝不能是投降。”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也强调,任何方案都必须有欧洲的参与。 可看看那份计划草案,欧洲的角色是什么?出钱。1000亿美元重建资金,让欧洲掏。至于决策?没你说话的份。这不叫盟友,叫提款机。 这让我担心的是,美国推动这份计划,到底是为了结束战争,还是为了尽快结束自己在战争中的投入?是为了乌克兰的和平,还是为了自己在战后秩序中抢占先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15年的《明斯克协议》,也曾被称为“和平曙光”。结果呢?冲突冻结了,但没解决。俄罗斯继续扩军备战,乌克兰积蓄力量,最终在2022年战火重燃。今天的这份“28点计划”,会不会又是一次虚假的休战?一个用停火掩盖战略重组的幌子? 如果和平的代价是尊严,是主权,是让侵略者坐享其成,那这种和平,能维持多久?一个没有正义根基的协议,就像建在流沙上的房子,风一吹,就塌了。 美国或许觉得,只要把协议签了,自己就能抽身,去对付“更重要的战略对手”。可它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国际秩序的信用,是靠规则和道义支撑的。如果今天能逼乌克兰让步,明天就能逼别的盟友低头。谁还敢相信美国的承诺? 乌克兰现在的确很难。前线战事胶着,冬季到来,能源设施频频遇袭,财政压力巨大。可越是艰难,越不能用长远安全去换短期喘息。真正的和平,不是强权压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谈出来的,更是各方利益真正平衡的结果。 这份“28点计划”,目前白宫只说“还在修订中”,特朗普则强调“双方都能接受”。可一个连基本主权都不保的方案,乌克兰凭什么接受?一个把欧洲盟友排除在外的计划,又怎么能叫“全面和平”? 或许,美国真正想做的,不是促成和平,而是定义和平——按它的规则,它的节奏,它的利益。 可世界不是棋盘,国家不是棋子。乌克兰有它的人民,有它的历史,有它的底线。逼人签字容易,但要让一个民族心服口服,难。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