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尺五》中的“阀阅” 造型 对吗?看大家都在科普阀阅的意义,那我从造型角度说说。唐诡复刻文物、活用文物的技能已经很熟练了,大家边看剧边找文物也是一个重要的乐趣,比如鸡公的舞马衔杯银壶、公主的回鹘桃形冠等等。然而关于“阀阅”,目前并无直接关联的文物。此篇试着为唐诡“阀阅”造型设计溯源,初衷就是要为道具组点个大大的赞!历史上的阀阅,抛去社会学意义而从建筑功能的角度说,就是大门两边的木立柱。因为木质易朽坏,所以一千五百多年后的现在我们没有找到过真正的阀阅。而唐诡的阀阅,从材质上看,以石代木,灵感应来自汉魏以来的“石望柱”,或者换成我们更熟悉的名字:华表。这类石柱通常用于宫殿、宗庙、大街及陵墓神道,有刻录人物事迹和建筑空间标识的作用,从功能上来看迁移为阀阅是合理的。再说造型,这也是最体现道具设计巧思的部分。韦阀杜阅虽然造型不同,但看起来都有高古之风石柱从下至上分为三部分:柱础、柱身、柱头。韦阀P2-4,八角形柱础,上接四面浮雕的方形基座;柱身束竹型、刻文,柱身底部仿绳辫文束带,有鲜明的东汉风格;柱头有四层装饰,两级仿绳辫文+碑额刻“韦氏公卿三辅冠族”+柱顶蹲踞一只凤鸟。杜阅P5,覆莲座柱础;柱身八棱,自下而上逐渐内收,刻文,且碑额位于柱身中段(而文物石柱的碑额通常都在上部);柱头为多级莲瓣装饰,顶部硕大的莲蕾。其柱础与柱头的莲花装饰是鲜明的南北朝风格。唐诡的设计吸收了东汉至隋唐各种石柱文物的装饰元素,如束竹、八棱、绳辫、莲瓣、碑额,这些元素在P6-10的文物遗存中都可以看到。总的来说,道具组显然已经不满足于忠于文物的复刻,而是成功进阶到无中生有,并且基本在视觉上做到不违和,尽量贴合时代特征。这需要对道具的具体用途及其时代应有艺术风格的深入了解,才能从现存文物中撷取合适的元素为己所用。P6南京 南朝萧景墓石柱P7首都博物馆 东汉秦君神道石柱P8山东博物院 东汉邪相刘石柱P9五台山佛光寺 唐代石经幢P10廊坊博物馆 唐代隆福寺长明灯楼唐朝诡事录之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