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中国有,但就是不造!光刻机中国有,就是不造!之所以进口,目的就给美西方赏饭吃,让美西方在吃饭这种头等大事上依赖中国,等到将来某一天中国突然不高兴了,就不赏饭了,饿死美西方! 先说说光刻机这事,大家都知道荷兰的ASML是全球高端光刻机的龙头,尤其是能造7nm及以下芯片的EUV光刻机,之前一直被他们垄断,可大家知道ASML有多依赖中国市场吗? 2024年的时候,中国市场给ASML贡献了快一半的营收,也就是说他们每赚10块钱,就有5块来自中国,那时候他们还敢对咱们提各种限制,结果到了2025年,情况一下子变了,咱们从ASML进口的光刻机订单直接跌到了20%,ASML的CEO立马就慌了,公开预警说公司业绩可能要崩盘,这前后反差为啥这么大? 不是咱们突然不需要光刻机了,是咱们自己的配套技术全跟上了。 就拿光刻胶来说,这是光刻机干活必须用的关键材料,以前高端光刻胶全靠进口,现在不一样了,咱们国产的14nm光刻胶良率已经达到92%,啥概念? 就是生产100份能有92份合格,完全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生产需求,而且价格比进口的便宜不少。你说有了这些技术,咱们还需要非得盯着ASML的EUV光刻机硬刚吗? 完全没必要,咱们用现有的DUV光刻机,再加上国产材料和技术,中芯国际在2024年就已经能用DUV试产5nm芯片了。 虽然产量还没上去,但至少证明咱们有绕开EUV的办法,这就是咱们不着急造高端光刻机的底气。 再看航空发动机,很多人觉得咱们的飞机发动机不如美国的GE、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所以一直进口他们的发动机,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西方航发巨头,其实早就离不开咱们中国的材料了。 航空发动机里最关键的部件是涡轮叶片,要在16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必须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而咱们中国生产的碳化硅纤维,就是做这种叶片的最佳材料,美国自己的碳化硅纤维在1850℃的高温下强度会大幅下降,而咱们国产的在这个温度下强度还能保持稳定,比美国的还好,现在GE、罗尔斯·罗伊斯生产涡轮叶片,90%以上的碳化硅纤维都得从中国进口,你说这算不算“反杀”? 我们就是为了把民航这个大市场留给他们,让他们觉得“中国民航离不开我们的发动机”,慢慢形成依赖,要是咱们一下子全用国产发动机,GE的航发部门至少得裁掉三分之一的人,他们能不急吗? 可能有人会问,咱们这么做不怕美西方反过来卡咱们吗? 其实他们早就想卡了,可现在已经卡不动了,以前他们靠技术垄断让咱们花钱买,现在咱们靠市场和材料让他们依赖咱们,就拿ASML来说,2025年订单下跌后,他们的高管接连来中国访问,求着咱们放宽采购限制,还说要在中国大陆建维修中心,以前他们可不是这个态度。 还有荷兰政府,今年脑子一热冻结了咱们一家中企的资产,结果咱们马上对稀土出口加了管制,全球汽车芯片立马就断供了,因为生产汽车芯片的光刻胶里必须加稀土,荷兰政府没办法,没过一个月就把资产解冻了,你看,这就是“你敢动手,我就收饭”的效果。 大家想想,要是咱们一开始就卯足了劲造光刻机、造航发,把美西方的市场全抢了,他们肯定会联合起来更狠地卡咱们,现在咱们故意留着市场,让他们有饭吃,他们反而不敢轻易得罪咱们,因为一旦得罪了,饭碗就没了,这种“养肥了再治”的办法,比一开始就硬刚要聪明多了。 就像咱们养着一群鸡,平时给它们喂饲料,等需要的时候再收鸡蛋,要是一开始就把鸡杀了,哪来的鸡蛋吃? 咱们中国现在走的每一步都是有计划的,不是盲目地追求“自主替代”,而是在产业链上布局,让美西方从“卡咱们脖子”变成“靠咱们吃饭”,这种角色的转变,才是最厉害的地方。 以前他们说“中国离不开我们的技术”,现在轮到他们说“我们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和材料”,这种反转,比造出一两台光刻机、一两台航发更解气。 未来咱们还会继续这样做,一方面继续突破核心技术,让自己有更多底气,另一方面继续给美西方留饭吃,让他们的依赖越来越深,等到哪天他们要是还敢在台湾问题、科技问题上挑衅咱们,咱们直接把饭收了,到时候他们的光刻机卖不出去、航发材料断了供、汽车芯片造不出来,看他们还怎么嚣张。 咱们普通人可能看不到产业链博弈的全貌,但只要知道,咱们中国不是没能力,是在憋大招,现在的“不造”,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掌控”,等到真正需要的时候,咱们拿出的东西,绝对能让美西方傻眼。 参考信息: 光明网——2025-08-01 我国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材料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证券时报财富资讯——2025-10-26 周末重磅!我国光刻胶领域取得新突破!这些个股明天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