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锅美国?光辉战机坠毁真相,戳破印度国产军工遮羞布 迪拜航展上光辉战机坠毁,印度少将急甩锅美国发动机卡脖子,将事故归咎于美制F404发动机缺陷与交付拖延。看似有理的辩解,实则难掩印度国产军工自主能力缺失的致命短板,真相远比甩锅更扎心。 一、印方甩锅逻辑:把事故责任全推给美国 印度少将直言光辉坠毁核心诱因是美国卡脖子,两点理由看似站得住脚: 发动机本身存先天缺陷:光辉搭载的美制F404-GE-IN20发动机是上世纪老型号,曾多次出现压缩机失速、油泵故障问题,2024年就因同款发动机故障坠毁过一架,此次低空机动时疑似突发推力流失,导致战机无法改平姿态。 发动机交付长期拖延:印度订购80台F404发动机迟迟无法足额收到,生产线频繁断粮,光辉战机量产被迫停滞,且美方承诺的发动机升级计划彻底落空,印方被死死困在老旧动力系统上难以脱身。 二、真相打脸甩锅:印度自身才是问题根源 所谓“美国卡脖子”不过是遮羞借口,光辉坠毁本质是印度军工的全面拉胯: 核心技术完全依赖进口,装备兼容性拉胯:光辉号称“国产战机”,实则是“万国牌组装机”——发动机靠美国、雷达源自以色列、航电来自法国、弹射座椅购自英国,多国部件拼凑导致系统兼容问题频发,故障隐患早已埋下。 国产研发能力拉胯,自主发动机彻底烂尾:印度早启动国产GTRE GTX-35发动机项目,耗时36年烧钱数十亿,最终推力不足、寿命极短,连航展都撑不完,只能彻底放弃,沦为无人机发动机,自主化沦为空谈 。 制造工艺与品控堪忧,故障频发成常态: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装配工艺业内知名拉胯,大修机型坠毁率居高不下,光辉自身还存在机体超重、飞控系统不稳定、雷达高度指示校准误差等问题,此前航展已多次因座舱黑屏、漏液等出洋相。 三、关键结论:大国重器买不来,甩锅掩盖不了实力差距 印度将事故归咎美国,本质是不愿承认自身工业体系的短板。美国卡脖子只是外在因素,真正制约印度军工的,是自主研发能力的缺失、工业基础的薄弱与急功近利的发展心态。反观中国,从涡扇-10到涡扇-15,靠自主创新彻底打破发动机垄断,歼-20等装备实现全面国产化,用实力证明:大国重器从不是买来的,核心技术依赖他人,终究难逃被动挨打的命运。 印度的甩锅操作,不仅掩盖不了光辉战机的技术缺陷,更暴露了其国产军工梦的脆弱,这场事故不过是印度军工乱象的又一次公开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