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终于等了?英国首相拟访华传闻背后,伦敦新使馆审批仍陷僵局 据英国天空新闻频道11月20日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于明年1月底访问中国。 外加伦敦新使馆项目的相关传闻 —— 这事一出来,国际社会瞬间沸腾。斯塔默上台后,前脚还在谈 “安全威胁”,后脚就释放对话意愿,英国这波操作,怎么看都有点 “剧情反转” 的味道。 眼下中英关系虽从低谷有所回暖,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斯塔默政府持续释放积极信号,背后有多少猫腻和压力,外界都在等答案。 回头看看这七年,英国首相 “缺席” 中国,气氛冷清得很。自从 2018 年特蕾莎・梅访华后,英国换了三任首相,谁也没再踏进北京。 期间,英国对华态度一度变得强硬,比如跟着美国搞起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主动停掉高层交流,搞得两边关系越来越疏远。 斯塔默上台后,还炒作了 “中国间谍” 话题,仿佛对华政策只会更紧。可没想到,今年风向突变,斯塔默政府多次释放访华意愿,这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细想之下,英国这 “转向” 背后有着现实压力。英国经济这几年不怎么景气,虽 10 月通胀率降至 3.6% 呈回落态势,但仍高于央行目标,企业盼着新市场救命。 中国市场体量巨大,对英国来说,既是出口大户,又能投钱搞新能源和高科技。比如此前,中国在英国新能源领域有大额投资,真金白银砸进来,英国经济离不开中国。 眼下,美国对华政策虽有波动,但无明确缓和信号,英国怕在中美互动中被晾在一边,提前释放对话意愿更像是抢个位置。 这还没完,近期有传闻称斯塔默政府拟推进中国在伦敦新建大使馆的计划。这个新馆选址就在伦敦塔附近的老铸币厂,地段超一流,占地两万平方米,投资预估两亿英镑。 其实早在几年前,中国就提出该计划,但一直被英国政府拖延审批,中方已多次表达不满,英方拖延背后多半是美国在捣乱。 目前来看,该项目审批仍未通过,所谓 “斯塔默亲自松口” 的 “见面礼” 尚未兑现,若后续能推进,对中英外交沟通及人文经贸交流无疑有积极意义。 不过,英国这次释放的缓和信号,真有多大诚意?不少媒体分析,英国这波操作更像是一种 “软性妥协”,不是彻底转变态度,而是为了眼下的经济账单。 历史上,英国政府对中方态度变得很快,一朝换人风向就变。新使馆若能批下来,或许能缓和一阵子气氛,但究竟能不能让两国关系持续升温,还得看后续动作。中国方面一直强调合作共赢,态度开放,但也不会掉以轻心。 站在更大的格局看,英国的算盘其实挺简单:美国的政策一变,英国就得赶紧跟上,避免被边缘化。经济靠中国,安全又得看美国脸色,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斯塔默政府释放访华意愿,是在大国博弈里找平衡点,也是小国外交的无奈。中国则一贯坚持独立自主,讲究平等互利,不会轻易被别人的 “口头示好” 打动,也不会忽视任何合作机会。 说到底,这场外交互动更多是现实利益驱动。七年没等来英国首相访华,这回总算有了对话意愿的释放,虽然不见得能立马回暖,但至少是个新开始。 中英关系像一盘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英国能不能借这次机会走出困局,还得看后续能做多少 “真动作”。中国则保持定力,既不会被一时友好冲昏头脑,也不会错过任何对话窗口。 世界变幻莫测,谁都想在风口浪尖上站稳脚跟。中英这场 “久别重逢” 的意愿释放,看似礼尚往来,实则暗藏较量。 对中国来说,开放合作是底气,但也要警惕对方的 “两面性”。中方等了七年,好戏刚刚开场,接下来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实打实的行动。 参考资料:英媒: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于明年1月底访华,7年来首次 2025-11-20 23:34·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