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抗日分子”这四个字不小心暴露了他。 正常中国人都讲爷爷是抗日英雄,只有日寇和

“抗日分子”这四个字不小心暴露了他。 正常中国人都讲爷爷是抗日英雄,只有日寇和汉奸才把中国抗日军民叫做“抗日分子”。 恳请相关学校和部门,你们是不是该好好查一查这位教授了。 “英雄”与“分子”虽仅二字之差,却隔着民族大义的天堑。前者是亿万国人对先烈的敬仰称谓,后者是侵略者抹黑正义的卑劣话术。 抗日战争十四年,3500万同胞伤亡,无数军民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当之无愧的英雄。这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铁律。 翻开抗战时期的史料,日寇的战报、伪政权的文书中,“抗日分子”是高频词。他们妄图用标签化的污名,消解正义抗争的伟大意义。 教授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者,肩负传承历史、培育家国情怀的重任。如此颠倒黑白的表述,怎能为人师表? 抗战英雄的事迹被载入教科书,被写进历史档案,被代代口耳相传。狼牙山五壮士、杨靖宇、赵一曼,每一个名字都重如泰山。 “分子”二字自带贬义与疏离感,常被用于指代特定群体中的负面个体。用这样的词汇形容抗日军民,本质是对历史的背叛。 近年来,个别公知学者频频发表歪曲历史的言论,有的否认南京大屠杀,有的美化侵略行为,其心可诛,其行可恨。 相关部门曾查处过多起历史虚无主义案件,有学者因发表不当言论被撤销职称,有博主因造谣抗战历史被依法处罚。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对教师的言行必须严格把关。放任这种错误言论传播,会误导青年学生,伤害民族情感。 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捍卫历史真相。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用鲜血换来的,容不得任何人玷污和篡改。 那位教授的表述绝非口误那么简单。词语的选择背后是价值观的体现,这样的认知偏差,值得深入调查。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动摇民族的精神根基,消解国人的爱国情怀。必须坚决抵制,绝不姑息。 当年的抗日英雄们,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英名和事迹,理应被永远铭记和缅怀。 希望相关学校和部门能重视此事,开展全面调查。给英雄一个交代,给民众一个回应,给历史一个尊重。 维护历史真相,捍卫英雄尊严,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