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度辽将军带着兵在南匈奴的地界上扎营,每天盯着匈奴人放牧、交易,连单于见客都得提前

度辽将军带着兵在南匈奴的地界上扎营,每天盯着匈奴人放牧、交易,连单于见客都得提前报备。匈奴的贵族们私下里骂:“这哪是监护,分明是把我们当囚犯管!”可东汉朝廷觉得这是天经地义——不看着点,万一他们跟北匈奴勾连,边境又得乱。 这差事一开始是耿秉担着。他到了地方,先划了块“隔离区”,汉人和匈奴人做生意,必须在他眼皮子底下,匈奴的骑兵想跨境放牧,得拿着他批的条子。有次南匈奴的王子偷偷跟北匈奴使者见面,当天就被度辽将军的人抓了,还把这事捅到了洛阳,吓得单于赶紧把王子废了。 匈奴人觉得憋屈是真的。以前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现在处处受管束,连选继承人都得让度辽将军过目。有个老贵族跟耿秉叫板:“我们降汉是来求安稳的,不是来当奴才的!”耿秉直接把人捆了送回洛阳,说“不服管教”,朝廷二话不说就给流放了。 可站在汉朝的角度,这“监护”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南匈奴刚归顺时,部落里亲北匈奴的人不少,时不时有人偷偷给北匈奴送情报。度辽将军带着汉军驻扎在中间,等于在南北匈奴之间插了把刀,既防着南匈奴反水,也挡着北匈奴拉拢。 有意思的是,度辽将军不光管匈奴,也管汉人。有次边境的县官欺负匈奴人,抢了他们的牛羊,耿秉二话不说把县官办了,还让他给匈奴人赔罪。他常说:“只要不闹事,汉人匈奴人没区别。”这话听着冠冕堂皇,可骨子里还是把匈奴当“需要看管的对象”。 后来南匈奴慢慢汉化,有些部落甚至开始种地,度辽将军的权力也没那么大了。可“监护”这两个字,始终像根刺——匈奴人觉得是歧视,汉朝觉得是必要。其实说到底,就是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的“不放心”。 就像两家邻居,一家以前总吵架,后来其中一家搬到另一家屋檐下住,主人家难免要多瞅几眼,怕他翻箱倒柜。这算不算歧视?站在主人家角度,是“防着点总没错”;站在借住的角度,是“处处被盯着,太憋屈”。 度辽将军的监护,没明着说“匈奴低人一等”,却用规矩划出了远近亲疏。这种“区别对待”,比明着的歧视更让人难受——你得按我的规矩活,还得谢我给你活的机会。历史上的民族相处,往往就卡在这“管”与“放”的分寸里,太松了怕乱,太紧了又生怨,从来没那么多顺顺当当。中原与匈奴 欧洲匈奴 匈奴之争 北匈奴单于 南匈奴单于 匈奴起源 征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