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微风]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一女护士刚要抢救连长,突然日军军官上前将连长砍

[微风]1938年,台儿庄战役中,一女护士刚要抢救连长,突然日军军官上前将连长砍死,愤怒的女护士拿起石头,砸向了日军军官的脑袋,敌人当场死亡,可几乎在同一时间,日寇的子弹就飞向了女护士…   1938年的春天,徐州战场的台东十八里铺阵地,惨烈的战场上没有性别之分,原本在长沙念书的湖南姑娘刘守玟,那时候白大褂上已经辨不出原本的颜色。   她蹲在战壕里,面前是刚被打退一波进攻、胳膊挂彩的连长,谁也没想到,上一秒连长还在嘶哑地喊着“姑娘别靠太近”,下一秒日本军官的利刃就直接劈了下来。   那一刻,年轻的女护士根本来不及去思考什么是恐惧,愤怒像火一样烧穿了她的理智,手里没有枪,她就抄起被炮火震松的石块,朝着那个杀人者的后脑勺狠狠砸去。   直到那是穿着黄狗皮的鬼子脑浆迸裂,彻底没了动静,但代价是惨重的,几乎在那个日寇倒地的瞬间,子弹也穿透了她的胸膛。   这个只有18岁的女孩并不是生来就在枪林弹雨里打滚的战士,就在前一年,她还是坐在长沙女子中学的教室里捧着课本的学生。   那一年的淞沪会战让无数热血青年红了眼,她也是其中一个,背着父母,她偷偷收拾行李报名战地救护队,这一走,就是永远的诀别。   谁能知道,那个当初连听见枪响都会发抖的柔弱女生,在一路从上海辗转到徐州的残酷洗礼中,愣是练就了一身在死人堆里抢日子的胆量。   直到那一颗子弹击中后背,她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被自己砸死的敌人,就一头栽倒在了血泊里。   虽然战友们冒死将她抢了下来,送到了附近的陈塘村,可因为伤势过重,留给她的时间只剩下一个黄昏。   陈家的女主人看着这个满身是血的伤兵,心疼得直掉眼泪,就在那天晚上,也就是刘守玟弥留之际,她费力地掏出了贴身藏着的几样东西:两块叠得整齐的银元,一张有些卷角的学生照,还有一封已经被鲜血浸透的家书。   信上的字迹虽然因为受潮和血污变得模糊,但那种想要告知父母“身死他乡勿念”的悲凉,还是让陈家大娘铭记了一辈子。   遗憾的是,那封绝笔信在后来陈家躲避战乱逃难的途中彻底烂掉了,女孩那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家庭住址,也就此成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谜团。   一个萍水相逢的陈家大娘守了这个孤坟整整一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了这一句没能完成的嘱托,陈家人不仅把刘守玟葬在了村后,更是每逢清明都像对待亲人一样给她添土烧纸。   这不仅仅是一份恩情,更是一种默契,1995年,守了一辈子墓的陈奶奶临终前还要拉着孙子陈开灵的手,千叮万嘱一定要帮这个“无名女兵”找到家。   这场漫长的寻亲路直到2004年才真正画上句号,凭借着那张发黄的学生照和后来披露的那把一直被陈家珍藏的红柄匕首——那是刘守玟临行前父亲硬塞给她防身的礼物,人们终于确认了这个在徐州乱葬岗躺了66年的英魂,正是湖南汉寿县那个失踪多年的“刘家三妹”。   当初为了抗日不辞而别,她也许在无数个战壕的深夜里想念过妈妈,在那封没寄出去的信里写满了愧疚,但直到2004年她的遗骸被运回湖南革命陵园时,这跨越生死的闭环才算彻底扣上。   那一块被磨得全是血的石头,那两块没舍得花的银元,还有那把父亲送的红柄匕首拼凑出了一个18岁少女最壮烈的一生。   信源:大众日报 烽火证言 枣庄记忆|第三集 孤坟·丰碑:寻找台儿庄的“最美女兵”刘守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