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

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大利亚立个规矩。近期,国内各大买家被要求停止购买必和必拓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海运货物,甚至连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也在此次限制范围内。 这场“矿石战”其实远比眼前货舱上的一袋铁矿更险、更深、更像一盘国际棋局的开端。 从表面看,这是一场价格谈判。China Mineral Resources Group (CMRG)近期要求国内钢厂、贸易商暂停购买BHP Group部分以美元计价、部分运抵中的铁矿石货物。 上下游都很清楚:单吨矿价差10美元就可能冲击数十亿美元出口。更关键的是,这场谈判背后暗藏的是定价权的转移:中国希望从“买家”立场变成“定价者”角色。 这不仅是经济议题,更是地缘政治博弈。中澳关系自2020年以来已有起伏,如今资源链条被摆上谈判桌。中国握有约全球75%海运铁矿消费量,这次停买马赛克式地对BHP施压,正在把“依赖”变为筹码。 真正可怕的是:如果澳方被迫降价或改币种结算,美元资源定价体系的某个支柱可能动摇。 背后连接产业链、安全链、供应链。钢铁是国家基础工业的重要组成,若原料被“卡脖子”,产业链重构就将启动:中国可能加速向非澳供应转移、开发国内替代矿源、推行人民币或本币结算。澳方则要考虑“资源出口=国家安全”的新维度。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买卖上的偶发事件,而是产业格局重塑的征兆。 在这大局里,关系错综复杂:同时看得见的还有日欧、俄乌战争、德日联盟的动向。比如德国、日本在半导体、能源、军工链上的合作,加上中国在资源链上对澳施压,其实是一条产业、军工、地缘三重链条交叉的战线。换句话说:一个资源出口口塞,可能触发的是整个供应链的倾斜、军事援助路径的重编,以及国际秩序的微妙调整。 这从来不是一笔矿石买卖,也不是两国简单的讨价还价。它不是帮,而是吃;不是防守,而是豪赌。中方发出的停收指令,其实是在告诉世界:依赖可以变成锁链,资源也可以变成筹码。 你怎么看:在这场地缘经济的新博弈中,资源出口国与资源进口国,到底谁在重构规则?

评论列表

优优悠悠
优优悠悠 2
2025-11-23 19:10
这种AI文读着真累,有些汉字组合在一起就不是中国话,是不是从日语系查出来的。拉黑不看了
小学生
小学生 1
2025-11-23 19:13
一看就是胡说八道,中国和必和必拓已经已经谈妥了,瞎说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