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日会谈结束,日本终于表态了!日本NHK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称:这次会谈

中日会谈结束,日本终于表态了!日本NHK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称:这次会谈,并不会改变政府之前立场,台海和平稳定对我国安全至关重要。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那句“台海和平稳定对我国安全至关重要”说得冠冕堂皇,可这话里的水分,明眼人一拧就能滴出半盆来。所谓的“不改变立场”,说白了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边把台海当成自家“生命线”攥着,一边拿着半导体技术当筹码,想在谈判桌上捞点实在好处,这算盘打得隔着东海都能听见响声。 先说说日本为啥把台海看得比自家后花园还重。这可不是什么“好心肠”,纯粹是地缘利益逼出来的,日本90%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都得从台湾海峡过,全球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航线也掐在这儿,台海要是有半点风吹草动,日本的经济命脉立马就得绷紧。 更别提他们心心念念的“第一岛链”了,台湾就是这串锁链上最关键的一环,要是两岸统一,日本西南诸岛的防御压力直接翻番,之前在与那国岛建的监听站、在石垣岛部署的反舰导弹,全得变成“睁眼瞎”。 这种关乎生存的焦虑,让日本比美国还急着掺和台海的事,毕竟美国是“离岸平衡”,日本可是实打实的“家门口博弈”。 但光靠嘴喊“和平稳定”没用,得有能拿捏人的手段,半导体就成了日本选中的“杀器”,他们嘴上喊着“供应链安全”,实则早在2023年3月就开始布局,先是放风要修改外贸法,瞄准23类半导体设备搞出口管制,5月就正式把3项清洗设备、11项薄膜沉积设备、4项光刻设备塞进黑名单,7月一到立马生效,动作快得像早有预谋。 这些设备可不是小打小闹,清洗设备负责给晶圆“洗澡”,薄膜沉积设备要给芯片“穿外衣”,光刻设备更是“印芯片”的核心,缺了哪样,先进制程的芯片都没法量产。 更鸡贼的是,日本企业在这些领域几乎垄断——东京电子的涂胶显影设备在中国市场占比超50%,信越化学、JSR等三家企业把持着全球80%以上的高端光刻胶,EUV光刻胶更是被他们独家包圆。 这种管制可不是说说而已,直接戳中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痛点,中芯国际2023年就吃过亏,向东京电子订的一批28纳米制程涂胶设备,因为管制硬生生延期3个月交付,相关产线建设只能跟着拖慢节奏。 日本想靠这招卡住我们的脖子:你要是在台海问题上不让步,我就断你设备、卡你材料,看你怎么搞高新产业。 这种“技术绑架”的套路,跟他们在钓鱼岛周边搞资源开发、在台日之间建情报共享系统的路数如出一辙,都是想把经济技术优势转化为政治筹码。 有人说日本是“表忠心”,其实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既能靠美国的庇护推进修宪扩军,又能借管制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维持自己在设备材料领域的霸权。 可他们忘了,中日半导体产业早就“你中有我”,2023年日本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占全球份额的39%,东京电子28.3%的营收、尼康28.4%的光刻机销量都来自中国,这哪是卡我们的脖子,简直是给自己的企业套枷锁。 果不其然,管制的反噬来得比谁都快,2023年下半年,日本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额比上半年掉了15%,东京电子的沉积设备订单少了两成,尼康在上海的联合实验室直接关门,爱德万测试更是因为订单锐减裁了几百人。 到了2024年,日本的日子更不好过,只能悄悄扩大管制范围,又加了十几种化学材料和辅助工具,可管用吗? 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设备同比降了10%,北方华创的热处理设备市场份额蹿到25%,合盛硅业的硅材料自给率从15%涨到30%。 反观日本,半导体设备出口总额从2023年的305亿美元跌到2025年预计的250亿以下,东京电子对华业务占比掉到20%以下,想转战欧洲市场又发现那儿的盘子太小,根本填不上中国市场的窟窿。 日媒自己都承认,这波操作是“挖自家根”,本来半导体设备是日本最后的技术堡垒,现在把中国这个最大市场丢了,等于自废武功。 可即便如此,日本还是嘴硬,会谈时照样喊着“台海安全重要”,背地里继续更新管制清单,2025年更是把110多家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 这种言行不一的套路,说白了就是没看清形势,他们以为靠技术垄断就能拿捏中国,却忘了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有2000亿集成电路基金扶持本土企业,更有“补链强链”的决心。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超40%,光刻胶进口替代率也突破30%,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DUV光刻机都要交付样机了。 日本的管制不仅没拦住我们,反而成了国产替代的“催化剂”,这恐怕是他们当初跟着美国起舞时没料到的。 说到底,日本想用半导体当筹码干预台海,本身就是个错得离谱的算盘。台海和平稳定确实重要,但不是靠日本用技术威胁来维系的;半导体供应链安全也没错,但不该成为政治博弈的工具。 现在日本企业扛着营收下滑的压力,看着中国本土产业链一步步成熟,怕是心里早就悔青了,毕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疼的还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