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陈女士向橙柿互动反映,她要感谢“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们,她孙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因为幼儿园他不怎么上,读小学的衔接没做好,刚上小学时老是哭,不肯进学校,学校的校长每天都在校门口迎接学生,校长就每天抱着他进去,抱了不止一周,还有一次校长正要外出开会,还特地下车跟他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要努力。”这种校长我真的没见过,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也是很关心他,我们感觉心里过意不去,回老家的时候特意带了天津麻花送给老师们,结果老师把麻花都分给同学们吃,还说是某某同学的妈妈请大家吃的,我真的是非常感动。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一年级同学放学
奶奶从孙子会走路就带着去旅行
幼儿园一个月就去半天
11月19日下午,橙柿互动记者联系上70岁的陈女士。陈女士是天津人,已在杭州和儿子一家生活了10年,“我就这一个孙子,天津的幼儿园一天管3顿饭,早上7点就可送到学校,最晚可晚上7点接孩子,杭州的幼儿园只吃一顿午饭,感觉孙子放到幼儿园也没什么意思,幼儿园每个学期的学费我们都正常交,但孙子一个月就去半天。”

陈女士孙子4岁时在贵州天眼
“孙子一岁多就带着他去爬山,浙江省每一个市县我们都跑遍了,从浙江往南,去了福建、广东、广西和贵州省很多地方,往北去了江苏、山东、天津、北京、黑龙江各地,还有哈萨克斯坦。我55岁退休,喜欢旅游,退休后国内国外各地走,以前是跟团旅游,2020年开始自己做旅行攻略,不跟团了。每去一个城市一般待两三天,一路沿线游下去,大都需要一周到半个月时间,在福建省和广东省都待了一个多月。”

陈女士孙子5岁时在哈工大校园
幼小衔接没做好,刚开始孩子不肯上学
感激小学的老师和校长
孙子有一个毛病就是吃饭慢,陈女士说,因为吃饭慢,早上8点半到校,孙子的数学老师俞老师和语文老师叶老师都会问他早饭有没有吃?如果没吃,都会让他去她们的办公室先把早饭吃好。
因为幼小衔接没做好,刚开始孩子不肯上学,每次都是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俞校长抱他进去的,还告诉他在学校里要怎么做。
“这个学校真的是把孩子当宝贝看待,孙子和我聊天时总是说,他要送给老师一个什么什么礼物,有时做一个小型航空母舰,有时做一个小手工……我问他,你怎么天天就琢磨着要送老师礼物?孩子说他太爱他的老师了’。他真的做了一个航空母舰,用积木拼的,我给他用袋子装好带去了学校,放学又给他带了回来。问他为什么没送?他说航空母舰带到学校都散了,没法送。我告诉他,老师最希望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就是你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

陈女士和孙子在港珠澳大桥
孙子因为没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没跟上,奶奶说不后悔
陈女士说,她不后悔没让孩子好好上幼儿园,孩子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亲近自然既增长了见识,又能为他积累底蕴。看云起、日出、日落,他会说真美啊!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也在教孩子保护大自然,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看到有人乱丢的垃圾都会捡起丢到垃圾桶里,再找地方洗手。
孩子告诉记者,他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贵州的天眼,天眼也最好看,特别大……还有在哈萨克斯坦玩射击,枪真的是太沉了,还有老鹰落在我的手臂上,特别沉。

“我看到垃圾就想把它们捡起来放进垃圾桶,让环境变干净,我特别开心。我喜欢帮奶奶干活,扫地、擦地和打扫我家的院子,只要不干净了,我就扫,有时每天扫,有时隔一两天扫,干活我不觉得累,我会觉得好玩,因为能让环境变得干净,我特别喜欢干家务。”
校长老师家长齐努力
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
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俞富根说,学校在9月1日开学前,会有一周的“新生成长营”,一年级的学生会早上8:30到校,下午4:30放学,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幼小连接,会从心理、身体、习惯、吃睡行、校园环境、上课、各种整理及与同学老师相处各方面为新生做适应性训练。

“那一周这位同学一天都没来,我就关注到了他。第1天他哭着不肯进校,我们让他的父母陪同他入校,进来他就好了,下午放学又请他的父母入校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做适应性训练。我奖励了他一个盲盒,并约定,明天校长会在校门口等他,继续开盲盒。第2天又不肯进校,哭得蛮厉害,我就抱着他进学校,告诉他昨天表现得很好,和他约定,如果今天他能交到一位好朋友,并能告诉校长好朋友的名字,再奖励他一个盲盒,下午3:30放学他真的来了我办公室,告诉我他好朋友的姓名,领走了一个盲盒。第3天还是哭着不肯进学校,还是抱进学校的。第4天我是牵着他的手进学校的,还是哭,那天刚好是教导主任俞老师值班,我赶紧跟他说,你看俞老师在,看到俞老师马上就不哭了。我们年级组开会研究过怎么帮他,要更多地关注到他,表扬他,让他在团队中有松弛感,但不能让他养成依赖校长抱进校的习惯。

校长俞富根和陈女士的孙子
“我们的教育观有三个‘每一个’,重视每一个,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解决每一个,对每一个孩子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影响每一个,老师发挥教育的功能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以体育、美术、音乐、劳动、语文、数学等学科发挥育人功能。学校是老师和学生温暖的港湾,共同打造的港湾,在付出中感受快乐,于平凡中创造非凡,是我们学校百年传承的教师精神。”

叶老师带着放学的杭师大第一附小一(2)班同学
叶老师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叶老师说,孩子之前没怎么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本应该在幼儿园解决好与家长分离的焦虑延迟到了小学,学校尽可能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生活。“我和俞老师(数学老师)都感觉到他非常非常有礼貌,俞校长抱着在哭的他进校,他如果看到我或者俞老师马上就不哭,而且会主动很响亮地向我们问好,进入教室能快速进入状态,与同学们一起早读,课间会主动与相熟的同学一起玩,他上课认真,举手发言很积极,即便有时答错也不影响他举手发言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