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675亿化为乌有。郭台铭和富士康没想到国产崛起得竟然这么快。 2017年,郭台铭

675亿化为乌有。郭台铭和富士康没想到国产崛起得竟然这么快。 2017年,郭台铭在白宫意气风发,宣布砸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10.5代面板厂,号称要带美国重返制造业巅峰。 1974年郭台铭用7500美元贷款创办鸿海,起初就十来个员工,专做黑白电视旋钮那种小零件。没几年资金快光了,他又借岳父的钱买下股份,继续搞塑胶件。1981年转向电脑连接器,这步棋走对了,1982年公司更名鸿海精密,资本额蹿到一千六百万台币。 1985年在美国设分公司,1988年在深圳建厂,抓住了大陆劳动力便宜的机会。1991年台湾上市,2001年营收超过台积电,一跃成台湾最大民营企业。郭台铭管厂子特别严,推行轮班制,强调效率,但工厂里加班多,安全事故也闹过几次,劳工争议不断。 2000年拿下苹果订单,代工后公司飞速扩张,员工超百万,成了全球电子代工老大。可依赖大客户的风险越来越明显,管理模式老化,效益下滑。 2017年那会儿,郭台铭通过媒体人牵线,早早就去白宫见特朗普女婿库许纳,谈建面板厂的事,需要八十亿以上投资。特朗普听了点头,郭台铭比划市场规模,说美国电视需求大。 之后团队启动飞鹰计划,雇麦肯锡和德勤顾问,评估选址,中西部州份圈了一堆。4月底派五十多人考察十四天,测土壤、访官员,威斯康星州长沃克还带他看夏普工厂。最后定拉辛县,郭台铭批准报告,谈判补贴三十亿税收减免和基础设施。 7月26日白宫宣布,郭台铭讲投入百亿建10.5代厂,占地二十平方英里,2020投产,一万三千岗位。特朗普站台,说这是制造业回归胜利。富士康承诺带美国重返巅峰,但实际从头就问题多。成本高出几倍,管理层分心,郭台铭忙政坛,方向偏了。 项目启动后,2018年奠基,可进度慢,10.5代改6代,投资降到6.7亿,就业缩到一千五百。州政府质疑履约,2020年拒发部分补贴,招聘不足。用地大部分闲置,只建仓库和数据中心,居民抱怨就业落空。 2021年新协议,投资减到6.72亿,一千四百五十四岗位。税信用从28.5亿降到八千万。郭台铭的豪赌成了政策注脚,富士康在美国折腾半天,没复制中国奇迹。 项目越搞越偏,2023年富士康加了少量工作,税信用拿了八百七十万,但总就业远低于承诺。2024年微软投33亿建数据中心,用了部分土地,可富士康自己厂子还是空。 居民从兴奋到失望,本想就业改善生活,结果啥也没落着。富士康管理问题暴露,郭台铭不改革,只想换地重来,可美国环境不一样,劳动力贵,政策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