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千亿巨头的“二次创业”:拿下AI算力“入场券”!这家中国工厂藏不住了,或是英伟达

千亿巨头的“二次创业”:拿下AI算力“入场券”!这家中国工厂藏不住了,或是英伟达链上“新贵” 听说东山精密要去香港上市了?这家在深圳已经上市十几年的千亿巨头,如今要双线作战。但这步棋,下得正是时候! 这家从苏州小镇走出的钣金小厂,是如何成长为业务遍布全球的千亿巨头?在深交所上市15年后,它的创始人袁永刚家族,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挥师南下,赴港上市。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融资,而是一次在营收破百亿高光下,直面“利润下滑”挑战的主动破局。 有人说,它最近“增收不增利”——营收破百亿,但净利润有点下滑。要我说,这得看你怎么看。 它现在就像个练肌肉的壮汉,体重在增加(营收涨),但短期力量指标(利润)没那么好看。为啥?因为它在买更好的装备、学更牛的招式! 这三年,它的毛利率确实从16%掉到了11%。但这背后,是它在AI、新能源汽车这些未来赛道疯狂布局。现在的投入,都是为了将来能跳得更高。 它的三张王牌,张张都打在了风口上 东山精密不瞎搞,它的三块业务,布局相当精明: ①电路板(PCB):这是它的“老本行”,也是“现金牛”。 占收入的65%,稳得一批。有这块业务托底,它才有底气去闯新天地。 ②光模块:这是它的“未来票”。 刚收购来的索尔思光电,让它一脚踩进了最火的AI算力赛道。这玩意儿是数据中心的高速公路,需求正在爆发前夜。 ③新能源汽车零件:这是它的“新赛道”。 电动车越来越普及,需要的精密零件越来越多。它凭借制造老底子,成功挤进了这条黄金赛道。 这三块业务,不是胡乱撒网,而是互相配合:老业务赚钱养家,新业务貌美如花。 去香港上市,图的不只是钱 去香港,真不只是为了融那点钱。格局打开,它的野心更大: ①打造国际身份证:在香港上市,等于向全球客户和投资者喊话:我来了!品牌形象瞬间国际化。 ②吸引全球人才:用国际平台的股权激励,挖顶尖技术大牛,这买卖划算。 ③储备弹药库:未来要研发、要并购,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港股就是它的超级弹药库。 现在的东山精密,就像马拉松选手在中途补水补能量。速度看似慢了点,但这是为了后半程冲刺蓄力。 短期利润波动很正常,关键是它选的路对不对。从电路板到光模块,从传统制造到AI、新能源,它的每一步都踩在了时代发展的节奏上。 这家公司的故事告诉我们:评价一家企业,不能只看下一个季度的报表,更要看它有没有在正确的路上狂奔。东山精密的港股之旅,就是它“二次创业”的开始。 对中国制造来说,我们需要更多这样敢于投资未来、敢于全球竞争的实力派玩家。它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