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发现:凡是跟儿女住在一起的90%以上结局都是小矛盾不断。年少时,总以为一家人住在一块就是天伦之乐。 隔壁老张上个月搬去儿子家住了。才过了二十天,他就经常一个人下楼在小区长椅上坐着。问他怎么回事,他苦笑着说空调开太低受不了,儿媳妇爱吃辣他胃受不了,晚上想早点睡年轻人却还在客厅看电视。这些小事堆在一起,让他浑身不自在。 李阿姨在女儿家帮忙带外孙。本来挺开心的事,现在天天生闷气。女儿嫌她给孩子穿太多,女婿说她做饭太咸。她用了大半辈子的生活方式,在儿女眼里都成了需要改正的毛病。每天小心翼翼,生怕说错话做错事。 两代人的生活习惯差得太远。老人早晨五点起床,年轻人周末睡到中午。老人省吃俭用,年轻人喜欢网购。老人看电视爱把声音调大,年轻人整天戴着耳机。这些差异本来没什么,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就成了问题。 老人管孩子的方式也让年轻人看不惯。爷爷奶奶总觉得孩子穿得少,拼命给加衣服。偷偷给孙子买零食,教孩子老家的方言。为这些事,家里气氛经常变得紧张。明明都是出于爱,却常常闹得不愉快。 经济问题也挺敏感。老人觉得住在儿女家应该交生活费,儿女通常不肯收。买了贵一点的菜,老人就念叨太浪费。年轻人给老人买新衣服,老人嫌不会过日子。钱的事不好明说,放在心里又成了疙瘩。 很多老人说,在儿女家里找不到自在的感觉。收拾房间怕动乱孩子的东西,做饭要考虑每个人的口味,说话前要琢磨该不该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句话到老了才有深刻体会。 分开住不是没有感情。王大爷和老伴在儿女小区租了套房,每天都能见面,但各自有独立空间。他们一起吃饭后,老人回自己家看电视,年轻人过自己的夜生活。这样既互相照顾,又不会彼此打扰。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很有道理。周末团聚时大家都格外亲热,平时电话里嘘寒问暖。偶尔串门时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比起整天住在一起互相挑剔,这种相处方式让亲情更持久。 网友“岁月静好”留言:“和父母住一起三年,深有体会。再亲的人也需要独立空间。”另一位网友“知足常乐”说:“在同一个小区买两套房是最佳方案,既能互相照顾又有各自生活。”“家和万事兴”评论:“不是不爱,是太近了会互相伤害。” 各位朋友,你们觉得怎样才是更好的相处方式?是和儿女住在一起互相磨合,还是保持适当距离?你们身边有没有相处融洽的大家庭?都是怎么做到的?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